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怎样产生的

  •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怎样产生的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博弈故事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怎样产生的

政治:主要是殖民时代帝国主义的分裂造成的;以及如今大国在非洲的博弈。 经济:主要是矿产资源的占有,粮食的稀缺,和各个企业对非洲的污染。 种族:各个种族、民族、宗教的对立、冲突与战争。

论述雅尔塔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作用和意义?

气候变化;

192个国家;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态度

中国

9月2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演讲,称中国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中国开始积极应对世界气候问题

从全球来讲,共有192个国家参加了全球气候保护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 1997年签订了《京都议定书》,承诺在2012年前共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帮助脆弱地区应对变暖带来的灾害。而中国也已经从科学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认识到了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并且开始进行着积极的应对。我国于2005年通过了第一部《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在这个积极政策的引导下,截至2008年底,我国风电发电量128亿度,比上年增加126.79%。风力发电已经成为这场能源革命中的主要力量。我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去年太阳能发电量达到1.1gw,占全球太阳能发电总量的27.5%。此外,我国还提出了到2010 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到2010年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争取达到16%等一系列目标。

美国 坚持《京都议定书》背景下的态度,希望拉着发展中排放大国共进共退,强调“共同的责任”。美国国内保守势力一直把美国减排与中国减排责任捆绑在一起。奥巴马当选后宣布,要在2020年或之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回复至1990年的水平。

欧盟 欧盟无疑是气候变化谈判最积极的推动者和领跑者。欧盟各国领导人就“到2020年时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20%的细节问题”达成一致。

澳大利亚 目前澳大利亚正在努力推进一种“计划方式”,这种方式中,各国分别提出它们排放的目标和减排政策(比如碳交易)。接着各国应该适时报告实现这些目标的进程。

印度 印度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5%,印度坚决不同意在哥本哈根谈判中设定具体的减排目标,并表示要联合中国共同抵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压力。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国家博弈 气候问题本应是超越主权的话题,与之相关的必须是全球意义上的绿色经济、绿色意识、绿色政治。但它必须由一个个主权国家做出妥协甚至牺牲,因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个体利益,有着不同的诉求。这当然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但更是一个呈现政治大国气度与远见的最佳窗口。在哥本哈根大会期间,相关国家之间围绕气候变化的讨论、博弈将会更加具体和激烈。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印尼 西方要求发展中大国强制减排“不公平” 发达国家要承担的责任是进一步削减碳排放。把减排责任推卸给印尼等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 日本 催促美国减排承诺 日本气候官员称,美日的差别在于,日本已经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具体的减排承诺,美国还没有。 阿根廷 发达国家应投入更多资金 阿根廷强调,如果发达国家未能投入相应的资金,那么在哥本哈根的讨论将毫无意义,遏制全球变暖的目标实现起来将会“十分艰难”。 加拿大 不会大幅提高减排目标 加拿大提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约2%。加拿大不会考虑大幅调整这一目标。 巴西 巴西没有制定减排计划的义务 巴西高调宣布39%减排方案,同时表示“巴西没有制定减排计划的义务,但巴西的决定可以促使”其他国家效仿。哥本哈根峰会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发达国家是否同意拿出巨额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 法国 承诺减排50% 巴西和法国已就同意采取共同立场。他们将努力在2050年前,使工业化国家的排放水平比1990年减少50%,并敦促美国和中国采取强有力的举动。 非洲联盟 发达国家应加大减排力度 非洲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的地区,但由于经济欠发达等因素,非洲因气候变化而蒙受的损失比其他大陆都大。 欧盟 再减将视其他发达国家而定 尽管全球政府层面的减排协议难以达成,但这没有影响欧盟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带头作用。 《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