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舌尖上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 以舌尖上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传奇故事

以舌尖上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最近,央视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了热议,很是风靡。“民以食为天”,荧屏上一道道散发着食物香味和热气的各地美食,唤醒了每个人心中对于美食的憧憬和向往,那隽永的解说词中的人文情怀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譬如昨天,我在电视中看到的是重播的第四集《时间的味道》,结束语中说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看罢全集《舌尖上的中国》后,我想到很多。如果说舌尖上的幸福来自美食的滋养,那么留存于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深的便是对于家乡美食的记忆。正如有人曾说过,就算我们这辈子有机会尝遍人间所有的食物,但在骨子里,最爱最思念的,甚至有一天会为之流泪的,都还是家乡美食的味觉记忆。
这一点我从远在异乡工作、生活的弟弟身上深刻地得到验证。
弟弟大学毕业后便到广东工作,而今已在那里结婚生子。极少回家的他,每次打来电话,除了问候家人外,都会念叨起家乡美食,周黑鸭、热干面、豆皮、面窝、发糕、油炸丸子和酥鱼、红烧肉、排骨藕汤。而弟弟念叨最多的便是武汉的红鼎豆捞,从他的话里,我听出了深深的怀念,他在怀念着读大学时与同学一起AA制到大学附近的店里去享受红鼎豆捞美味的美好时光。
从弟弟身上,我体会到“家乡”的含义,也感受到那一种对青春飞扬岁月的怀念和怅惘。这让我联想到我曾数次到红鼎豆捞就餐时看到的场景。路过一些包间,我总会看到一些模样一看便是大学生的年轻人在这里为同学庆祝生日或者是吃毕业散伙饭。透过热气腾腾的虾滑高汤,他们大口吞咽,品尝着鲜美豆捞美食,在氤氲海鲜汤的诱人香气中大声谈笑、开怀畅饮,男生们在这种场合会谈着某个心仪的女生或者某个感兴趣的社会话题,显得是那样的快乐和满足。联想起弟弟的想念,我深刻感受到在红鼎豆捞,除了情侣就餐、亲情往来和商业宴请外,它也承载了许多青春学子和风华少年的欢乐与聚散,见证了他们的青春激扬,见证了他们为伊人憔悴的暗夜痴狂与独自神伤,见证了他们的激情和惬意、分别和眼泪、相聚与别离!
其实广东人也吃火锅,他们称之为“打边炉”,我曾问过弟弟,都说广东人是有名的爱吃会吃,为何就这般惦念这红鼎豆捞?弟弟反问我,你还记得鲁迅的《社戏》吗?那结尾不是写着“一直到现在,我再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吗?想想这话,我深以为然。有些想念源于距离,对弟弟而言,红鼎豆捞连接着往昔岁月的美好和愈来愈浓的乡情,人只有在远离或失去时,才会时常回忆起那段永远无法抹去的往昔,而这别具风味的红鼎豆捞,或许就因为有了情感的因素,变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食记忆。与其说我们爱着那个味道,不如说我们思念着品尝那个味道时的那种氛围,那种场景,和一起与我们品尝食物的那些人,或是那段永远无法再回去的岁月……
前几天,弟弟又打来电话说,他会在国庆节时开车回家,并说他已通知了一些联系得上的同窗好友,到时会在红鼎豆捞重聚,再次让舌尖品尝这家乡的美食,重温往昔的岁月。
听着弟弟兴奋而期待的言语,我想,美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果腹,还追求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美食,让许多饕客们追寻一生。有时人们为了一道美食,可以漂洋过海、翻山越岭地去找寻那些美食的足迹。除了美食本身的美味外,还因为有些想念,源自于往昔美好的回忆和物件中所包含的人情淳朴、真挚。
来源于舌尖上的幸福感,热爱美食的人,也一定热爱生活。感谢美食,让我们在不断的品尝中不断地牵挂,感谢红鼎豆捞,它让弟弟在思念中把自我和家乡的距离拉近……
早就有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舌尖上的记忆最是顽强,正所谓“留存于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深的便是对于家乡美食的记忆”吧。文中虽然处处可见作者对此观点证明的努力,但稍嫌遗憾的是,字里行间却均为间接的二手材料,或来自央视的大型纪录片,更多的是自己兄弟的亲身体验,这或可降低作者对所想表达观点的说服力。建议作者亲自去品尝一番红鼎豆捞,看感受如何?
——梅明蕾 高级编辑,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红鼎豆捞,舌尖上的记忆。正是这种记忆才拉近了时间的距离、空间的距离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这种记忆,才让亲情如此牵挂,才让乡情如此浓烈。文章从远在异乡工作、生活的弟弟身上寻找切入点,验证“味觉记忆”,不拘一格,不落俗套。红鼎豆捞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美感,印证了那句话:才下舌尖,又上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