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化情感-平视父亲的背影

  • 伦理化情感-平视父亲的背影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情感口述

伦理化情感-平视父亲的背影

平视父亲的“背影”---朱自清先生《背影》解读


中国古代的成功人士,做了官,功成名就之后,大多喜欢撰文,回忆回忆自己的母亲幼时对自己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把孟子后来的德行,归于他的母亲“择善而居”的结果,从这时候起,这样的一个传统大概就已经开启了。作为这一传统链条上的几个典型,欧阳修和苏轼很有代表性---他们好像不大提起自己的父亲。即使提起来,那个父亲也仅是一个代表社会角色的存在,没有亲切感。


在传统社会结构中,男主外,女主内,妻子相夫教子。这种职责的规定,就决定了母亲和儿子之间,具有更为亲近的关系。而父亲则和儿子相对地疏远,在儿子的眼中,父亲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社会角色的存在---威严,权威,让人不易亲近。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儿子和母亲的关系自然更为亲近,写母爱的书自然也就更多。而儿子和父亲的疏离,使他们更多的时候,只能仰望父亲威严高大的背影。在一个新旧伦理的转折时代,这表现得极为明显。母亲在鲁迅、胡适的心目中占据的地位,和父亲占据的地位是极不相同的。父亲已经矮化了。


如果从这种角度来看,我们就能够明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在《背影》中,先生第一次对他的父亲采取了一种平视的视角,而不是仰视的视角。他是把他的父亲当作一个人来看待的,而不仅仅是某一个社会角色的代表。在传统的社会中,父亲在儿子面前,是不能轻易流露自然的感情的。当然伦理化的感情,如精忠报国之类的人伦天理,又另当别论。在国难当头的时候,父亲们用忠义的思想,用精忠报国的思想来激励后人的时候,他们当然是可以流露感情的。比如陆游的父亲对他的教育。但是他们不能流露自然之情,因为这种感情使人脆弱,会使父亲在儿子心目中威严的形象崩溃。这怎能维护父权?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书写父亲对儿子的自然之情,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不再是威严高大的,而是充满了自然之情。请让我们欣赏一下这段感人至深的描写:“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正是作者采取了一种平视的视角,他才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饱含情感的父亲形象。这是一个标志,一个传统的父权崩溃的标志,同时也是一种和解,父亲和儿子的和解。崩溃,为重新和解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死亡也未尝不是一种新生。旧的虚假的父亲形象的消灭,为父亲形象的重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背影》中的背影,不是高大威严的,而是一个蹒跚的老人形象。古代的成功人士是否敢于这么来书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恐怕是“大逆不道”吧?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摒除了封建伦理的、饱含自然情感的父亲形象的书写。在这之后“父爱”的书写,就成为了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但是在后来的无数的关于“父爱”的散文中,无论是故意地煽情渲染,或者故作淡漠超然,都无法出《背影》之右。作为现代散文史上的一篇重要作品,《背影》树立起了一个高度,同时也在地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后来在《背影》的阴影中爬行,并且被它淹没,永远也爬不出来的人,真不知有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