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唐人街 ;创作者: 肖复兴

  • A+
所属分类:爱国诗歌

冬末春初,细雨绵绵。夜晚,中国城市里一排排商店门前的霓虹灯,在斜斜的雨里,似乎布满了泪痕,流露出一些忧伤和乡愁。

在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是最古老、最大的。以百老汇为轴,周围辐射的一个街区属于唐人街。走在这里,店名是中国人,来来往往的大多是中国人,和中国的街区没什么区别。真的让人感觉像做梦一样。

即使下雨,也不能阻止人们来到中国城市。游客有两种,一种是住在旧金山的中国人,另一种是像我这样的游客。现在住在唐人街附近的那一代中国人不为人知。大部分年轻人都搬离了这里,大部分还困在这里。在街上,有这样一张沧桑的脸是很常见的,说的是英语、粤语或闽南语,但却是中国人的脸。偶尔会有坐轮椅的老人被家人或保姆推着下着雨来到这里,只是为了买中国人爱吃的蔬菜,或者去餐馆吃中餐。——都说地方口音不变,其实中国人的胃口比地方口音和长相更难改变。无论走到哪里,味蕾连接起来的食欲,总会影响到人们心中最感动、最温暖、最坚定的一点。

都说女人要征服男人,首先要征服他的胃;其实就算征服了中国人,也很难征服中国人的胃。在这里,你会觉得乡愁比任何地方都更强烈,甚至更沉重。在这里,乡愁不是诗人说的那种升华的邮票或船票,而是更具体更真实的藕、芋头、苦瓜、青豆、小油菜、大白萝卜……以及大大小小的中餐厅里炒得香喷喷的一盘盘中餐。想起李清照的一句话:“家乡在哪里,不醉就算了。”她说的家乡还是吃喝,是中国人的胃。

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个中国人。在十字路口等红灯的时候,我们聊起了冷雨。她对我说:旧金山天气不好,冬天很冷。她比我大一两岁,已经70多岁了。她先从内地在香港结婚,然后和丈夫一起从香港来到旧金山,迈出了新的一步。1977年,大陆的生活水平是香港和美国无法比拟的,她认为天会随着地方的变化而上升。她没有想到,当时的旧金山已经不是中国人急于掘金的金山了。她告诉我,到现在,她没有自己的房子。我问她:孩子呢?孩子能帮到你吧?她摇摇头说:“我们是不依靠孩子的老人,都是依靠政府给的救济金。像我这样,一个月900块,够凑合了。”

我和她告别的时候,细雨打湿了她的衣服和灰色的鬓角,看着她消失在街道的尽头。我不知道她要去哪里,也不知道她在唐人街做什么。——至少,她不是来这里买菜吃饭的。——也许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许是感受一下类似大陆和香港的氛围,甚至是和我这样的中国人说几句家乡话。所谓的想家,对她来说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突然,心里有种难过的感觉。1977年,我30岁。如果当年我也像她一样来到这个城市,最后会不会像她一样?在太平洋的这一端,你可以买得起邮票,但买不起票。你回不了太平洋的另一端,只能掉进唐人街细雨蒙蒙的街道?没有人敢保证他们未知的命运。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充当这些人下面的分母。

晚上,我和孩子在一家湖南餐馆吃饭。这种食物是一种改良的中国菜,结合了美国人的口味。这在唐人街的餐馆里很常见。但这并不妨碍餐厅爆满。走出餐厅,雨下得更大了,唐人街被雨覆盖,又湿又冷。突然想起刚才老太太说的话:旧金山天气不好,冬天很冷。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