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那么多的“可是”,毁掉你那么大的“野心”

  • A+
所属分类:博弈故事

一位学生过来找我咨询。

早上拿起漂亮的段落

学生:“老师,我对未来感到迷茫。你能帮我吗?”

我:“嗯,你是因为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而迷茫吗?”

学生:“我有目标。我想学编程,然后做游戏开发。最后,我想开发一款很棒的手机游戏。”

我:“哦,对,很有野心!那么,既然有了目标,为什么还会感到迷茫呢?”

学生:“但是,像我们这样两个学校毕业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进入优秀的公司!如果进不了好公司,就没有办法和优秀的团队一起开发游戏。”

我:“哦,我们一起讨论吧。有两本书的学生进不了优秀的游戏制作公司是真的吗?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你能找到例外吗?”

学生们开始陷入沉默。我没有刻意打破这种沉默,因为我知道,沉默意味着思考和转化正在慢慢发生。

过了一会儿,同学们打破了沉默:“也许两个同学会有机会进入一家不错的游戏公司,但这个机会太小了。”

我:“想有所成就,走任何一条路都不容易。你有明确的目标,在这一点上你已经超越了很多人。或者接下来,让我们详细讨论一下如何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游戏软件开发者?”

学生:“可是,老师,我根本不是计算机专业的!”

我:“哦,据我所知,学校有转专业的相关政策。可以考虑转专业吗?”

学生:“但是,老师,转专业很难。你需要参加转专业考试。同时,你对第一年的成绩也有很高的要求。不能转专业怎么办?”

我:“如果不能转专业,还是可以参加相关培训或者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不耽误专业。”

学生:“可是,老师,这种考证培训通常要花很多钱,而我只是一个差生!”

面对这么多“但是”,我一时语塞,觉得自己的心好累。

02

前几天有人在网上问我问题。

发问者:“老师,我在一个乡镇当了五年小学老师。感觉周围环境太封闭,没有挑战性。我对教学没有兴趣,所以想再去城里找份工作。你觉得可行吗?”

我:“你有追求更好生活的野心,说明你不愿意平凡,这很好。既然你已经奋斗了五年,我相信你应该考虑到各方面都是成熟的。而且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你工作五年一定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即使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生活也不会太辛苦。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大胆决定,去城市找工作,慢慢开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发问者:“但是,老师,我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我担心我没有技能。进城后,我没有办法养活自己。我该怎么办?”

我:“哦,你可以给自己多一点时间骑驴找马。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或打磨自己的一项核心技能,等到有了技能,再换工作。”

发问者:“但是,老师,我不知道该打磨哪项技能。我考虑过成为一名辅导员,但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一份工作。我该怎么办?”

我:“哦,是不是心理咨询师由你决定。我建议你看一些心理咨询方面的书,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感兴趣,再做决定。当然,你也可以申请一个辅导员的培训课程,接受一些专业的指导,在这个领域建立一些人脉。这种方法可能更直接,可以更快地解决你的一些疑虑。”

发问者:“但是,老师,我听说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课程通常很贵。万一我不适合当辅导员,培训费就不浪费了!”

面对这么多“但是”,我一时语塞,觉得自己的心好累。

03

亲爱的朋友们,不知道你们看完这个会不会有和我一样的感觉。

当我和这些喜欢说“但是”的来访者交谈时,每当来访者说“但是”的时候,我就会意识到我的内心会有一种无力感或深深的疲劳感。

因为我觉得我所有的积极尝试都被这么多来访者的“但是”拒绝了。

在长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这种感觉并不陌生。其实这种说“但是”的好行为背后有两个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首先,善于说“但是”的背后,有一种自卑感。

善于找借口的人,内心往往是自卑的。这么多“但是”的背后,其实是一个自卑的人在找借口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

找借口的潜台词是:你不能怪我能力不足,我之所以达不到目标是因为一些客观条件。

有人可能会说,善于找借口的人,看起来野心很大,似乎并不自卑。

事实上,我们可以把野心视为自负的表现。自负和自卑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他们的共同点是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而自负只是对自卑的过度补偿。

其次,善于说“但是”的背后,“回避问题”的思维模式在起作用。

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总是说“但是”,不断给自己找理由的人,根本就不想真正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回避问题。

无论他们面前有多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他们总能很快找到理由否定。他们拒绝任何改变现实的实际行动。

“回避问题”的思维模式,其实是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斯科特·帕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指出:

“逃避问题和痛苦的倾向是人类精神疾病的根源。每个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所以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都有缺陷,真正健康的人很少。有些逃避问题的人,宁愿躲在头脑创造的虚幻世界里,甚至与现实完全脱节,这无异于自我克制。”

04

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摆脱总是喜欢说“但是”的思维方式。

问题的答案在于以下选择题:人生有两种痛苦——“逃避问题的痛苦”和“直接面对挑战的痛苦”。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两者之间选择一种痛苦来承受。

你会选择哪一个?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种痛苦:

第一种痛苦是“逃避问题带来的痛苦”,是一种消极的痛苦。

为什么这是一种消极的痛苦?因为当你逃避问题的时候,问题就会一直存在,无法解决。虽然可以一直说“但是”,找各种理由,拒绝做出改变。但最终的结果是你会退到无路可退,人生的路会越走越窄,这种痛苦变成心理问题的概率很高。

第二种痛苦是“直接面对挑战带来的痛苦”,是一种积极的痛苦。

为什么这是一种积极的痛苦?因为你已经开始解决问题了,虽然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你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成长,你变得越来越强,最终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简单总结一下:人生有

不要让那么多的“可是”,毁掉你那么大的“野心”简单总结一下:人生有

两种痛苦,你可以选择消极的痛苦——不停的说“可是”,退到无路可退,最终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你也可以选择积极的痛苦——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经受种种磨练,最终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我相信答案已经很明显了。这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下。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