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高龄老舅传奇的一生

  • A+
所属分类:点滴生活

舅今年已经86岁高龄了。头脑已经有些模糊,不过基本生活尚能自理。在这里我祝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说起老舅,年轻时候还有点传奇色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好像都对参军当兵感兴趣。我父亲当年十五岁时在大章三中教书,直接从学校去了部队,家里人都不知道。老舅参军,比我父亲还早几年。当时说是要入朝参战,谁知部队走到鸭绿江边,停战协定下来了,上级命令原地驻防,老舅就在丹东的宽甸当了几年的边防兵。

退伍后,我老舅被安排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做保卫工作。

关于老舅的这段经历。小时候听老舅讲过很多次。

物理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好多都有留学欧美的经历。有些学者平常交流就用外语。这些,对于只有初小文化水平的老舅来说,无疑是听天书。对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老舅更是一窍不通。但老舅明白,他们从事的工作是神圣的,会对积贫积弱的中国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重视教育崇尚科学的种子算是在老舅的心里种下了。

时间长了,老舅的机灵勤劳赢得了一些学者的好感。有个学者没事的时候喜欢和老舅聊天。聊着聊着,俩人就熟了。

某日俩人又在一起瞎侃。这个学者就说了:小伙子,你很聪明 ,可惜读的书太少。有心教你点东西,教深了,你不懂。这样吧,我教你心算,你三天能学会,一辈子都用的着。我老舅只用了半天就学会了,并能熟练运用。学者惊叹,小伙是真聪明,就是文化太低。

到了六十年代初期。一是国家有困难要精简城市人口,二来外祖母思念老舅,怕老舅在外面结婚不回家了,亲自去北京劝老舅回家。无奈,老舅回到了老家黄水庵务农。

回村后,生产队安排老舅上工种地。老舅不干,说自己会算账想当会计。队长找了几个当过会计的考老舅。别人都是用算盘,老舅啥也不用。只要你报出任意两组数字,加减乘除开方啥的,立马报出答案,又快又准,满座皆惊。从此老舅当了一辈子会计。

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老舅曾经自豪的说过,“干了一辈子会计,没算错过一笔帐。”这就需要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实际工作时,老舅不光会心算,还会双手同时打算盘。刚开始临近的生产队,有的会计帐算不拢了,找了他去。他总能很快的找出错误之处。随着名气的传播,好多外面的单位也找他算账。据说有一回在栾川县城,老舅一个人同时干赢了十六个同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到年底,就是老舅最忙的时候。有时候能忙到几天几夜不休息。找他帮忙的单位,也就是给老舅买条烟,送点点心意思意思,有的就直接帮他锄地做点农活。老舅对这些根本就不太在意。用老舅的话就是“都是同行,人不亲行亲,都不容易,能拉一把就拉一把。”这种现象直到后来老舅年事已高心力不济及电脑的普及时,老舅才慢慢的闲了下来。后来会计师评级,老舅被评了个中级会计师。

在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老舅就经常的给我们讲,人这一辈子不管你干啥,一定要有一技之长。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感同身受。“大家都是同行,你一定要比别人多会那么一点点,这样你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学习不光是在学校里,课本上。只要有心,在那都能学到东西。我学会计,那也是在和别人聊天中学的。”像这样的话,如今仍言犹在耳。仔细想想,我如今虽算不上的功成名就,却也能在社会上立足,还真应该感谢老舅当年的耳提面命。

老舅也有老舅的难言之隐。老舅与妗子的结合,是当年双方父母定的娃娃亲。当年都这样,没有啥自由恋爱这一说。如今两人过了一辈子,也没见闹啥大的矛盾。可问题是,外祖母娘家和妗子娘家有老亲好像还不远,这就导致了大表哥生下来就是瘫子 ,小表哥有先心病,鸡胸。只有表姐身体健康。老俩口,为了我这两表哥,这辈子算是操碎了心,吃尽了苦。这也是老舅,做为父亲难与人言说的痛。

也许是因为老舅年轻时的经历吧,老舅比他们那个年龄段的村民显得开明些。

我刚毕业的时候。我母亲意思是,在家好好种地吧,踏踏实实的做个庄稼人。我那时满脑子是天大地大,出去闯荡江湖。就是失败九十九次,最后一次成功亦足以让我长成参天大树。我母亲骂我不务正业。“咱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种地是根本。”我就和我母亲成天吵。

老舅来劝架。就蹲在我身边,先吸口烟,“你真的想出去闯荡”。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舅沉默了一阵,缓缓道“那也好,你得保证在外面走正道,不扒豁子。”停了好一会儿,又自言自语道“当年我要是再坚持一点,别那么听你外婆的话,现在我也有退休金拿。”多年后,当我也为人父时,我才明白,老舅当年的话,只说了半句。如果老舅当年在婚姻上面也坚持一点,也许,可惜没有也许。

时隔二十年,再看看我当初的选择,我觉得我选对了。这些年来,在农村的我那些同辈们,一部分为了芝麻大的个人利益,淋金、洗坡,把山挖成了马蜂窝,肆意采伐,把好好的河山弄的满目疮痍,水源都被污染了。挣的都是些断子绝孙的钱。凶残恶毒无耻至极,成了恶势力的代表;另一部分,墨守成规,裹足不前。被牢牢套在土地上苟延残喘,混吃等死,愚昧无知蜀犬吠日,成了旧势力的代表。靠这两种人去建设新农村,纯粹就是放屁。

抛开金钱方面的不说。至少这些年的阅历与见识,都是这两种人无法企及的。这本来就是无形的财富。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这个道理吧。“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古人为得是功名,现代人为的是个人发展,古今一理。在这里,我还得感谢老舅当年的开明。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外地工作的我妗子的娘家小弟夫妇,在已有一个女儿的情况下,又要了个男孩。当时的计划生育抓的很紧,有被开除公职的危险。没办法,只好把这个小孩交给我老舅抚养。老俩口当时都已六十多岁了,把小孩看做自己的孙子一样,喜欢的不得了。小家伙在老舅家生活了近十年,直到要上初中了,才回了自己家。小家伙一向学习都挺好,一四年的时候考上了北大。

入学报道的时候,老舅执意要和他们一起去北京。说,我几十年都没去过北京了,就想去看看。在北京,还顺道去了中关村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故地重游,老舅感慨万千。对小家伙说“我年轻的时候在这里上班,看着进进出出的学者,我就想 我的后代要是能像他们一样多好。那时候只是想着这些人待遇好。五八年农村粮食都没得吃,有的地方还饿死人,这里照样顿顿鸡鸭鱼肉敞开供应。后来再想想,这些人对国家太重要了。没有他们,我们国家改变不了了落后的命运。美国为啥老欺负咱们,咋不去招惹俄罗斯,就因为咱们没有核心技术。这就叫吃柿子专挑软的捏。你以后搞科研了,就搞出点名堂,让咱们再硬气点。就是以后不想搞科研,干啥都可以,唯一不能当官。当官就和当妓女一样,都要不要脸。因为你要脸了,一天官都当不了,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的。我活了快八十了 ,愣没见过一个当官的要脸的。咱是清白人家,不做那恶心事儿。你虽不是我亲生,可跟亲生也差不多吧。听我的话,还是老老实实做学问,清清白白做人。”

一六年的时候,老舅在家门口被一个骑摩托的小伙撞了。双腿骨折,在医院住了小半年。这小伙初中毕业没几年,出去打工刚回来。父母不在了,和爷爷一起生活。老头去看住院的老舅。老舅了解了情况之后说 ,“你家也不富裕,娃还没结婚,我们不能为难你,这样吧,医药费住院费我们自己掏。小娃也确实太莽撞,以后可不敢这样。咱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你可不敢为我的事太惦记……”

当时我们都想着;老舅这回是要一直坐轮椅了。没想到后来竟慢慢的恢复了,就是不能走快,要走走停停。再想想,都八十几的老人了,这已经很不错了。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