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远离父母的重阳节 编辑: 黎荔

  • A+
所属分类:传奇故事

九月初九,重阳节,赏菊祭祖,祭拜老人,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然而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重阳节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只有抚养孩子,我们才能知道父母的善良。只有当我们为人父母,有一天滋养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我们这一生的来之不易,我们才会感激被滋养和滋养。从生物学上讲,母亲爱孩子是自然的,是物种繁衍的需要。孩子爱妈妈的同时,也是出于本能,就是人与人相互依偎。和父母联系是所有孩子内心的渴望。一半的孩子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孩子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和父母联系的归属感,这是超越一切的愿望。

但是,我也知道,孩子是生命之泉中的一点新生力量,所以他们是可敬的,也是可怕的。“所谓的“爸爸、女儿、妈妈”只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这辈子一直看着他的背影远去。”龙应台在《守望》中再次写道。她主张,当孩子独立成长时,父母应该学会放手和退出。

我在这个时候提醒自己,但是,我也明白,这是一种西方思维和现代思维,不符合中国几千年来宗法制度的大家庭观念。现代文明强调人权和义务,要求个人在契约框架内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它把父母抚养孩子视为一种义务;父母老了,孩子孝敬父母也是一种义务。除了“家庭契约”之外,当然还有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众之间的各种契约。

但无论如何,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圣洁的爱,是人之常情,古今皆有之。从一般的情感深度来说,父母对孩子的好要比孩子对父母的孝顺多。目前,生命垂危的中国父母已接近晚年。如果他们不背井离乡,带着孩子远走他乡,那么他们的处境大多是这样的:深秋,山寒水薄,黄昏,小索村的头,父母,牵着手等待,身边只有狗;年复一年,空无一人的餐桌,来自短信的问候;只有天气预报时,城市才闪过。我们可以在年底回来。总说我们在外面努力,在风暴中奋斗。在父母越来越黑的暮色苍穹中,我们只是路过的候鸟,只留下短暂的停留。

老话说得好,当父母处于这样一个流动和变化的时代,一旦机会来临,我们当中谁能做到呢?我只希望早点离开父母,然后等他们老得走不动了,再及时赶回来。父母的衰老和孤独让他们不可能在漫长的旅途中背井离乡。因此“返乡——离家”的模式构成了中国式的大迁徙,其中蕴含着“中国式的孝道”挣扎与无奈。

爱情可以是沉默的,就像埋在泥土深处的种子,但它会在某个瞬间爆发,而不是永远消失。爱情不是一场浓烈的盛宴,而是内心所有温柔的细腻表达。每个人对爱情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你我都一样。时间在流逝,父母也在变老。值此重阳节之际,祝我的父母一切顺利!谢谢你给了我生命,教会我迈出第一步,说出第一句话,写出第一个字。谢谢你对我的生活负责。世界上没有永恒,但有一生。我爱你一辈子!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