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赋予年新的内涵与希望 但我们对年的祝福永远不变

  • A+
所属分类:爱国诗歌

一个人不管成功与失败,富裕与贫穷,总有那么一些温暖的人或事铭刻在记忆深处,终身难忘。偶尔打开回忆的大门,那些人或事就会像习习春风,迎面吹来,让心底泛起丝丝涟漪,比如关于那些“过年”的往事。
作为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我经历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的过年,感受了不同阶段年的味道。不同的时段,年有不同的过法,对年有不同的理解与体验。
怀念儿时的年味,虽然物质资源匮乏,但一家人相亲相爱,团团圆圆的温情伴随童年,深深刻入年轮,照亮前行的路。那些迎接年的风俗与传说永远充满神秘与美好,怎能忘掉。
“倒牙”。农村人称农历腊月十六为“倒牙”日,也是启(理)阳沟的黄道吉日,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爱国卫生日”。这一天,大人们都会把房前屋后特别阳沟里的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保证阳沟通畅,防止来年雨天污水淤积,让室内地面保持干燥,期盼一家人来年无病无痛。
打阳尘,送灶神,接灶神。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说中灶神菩萨上天的日子,是打阳尘的日子。这一天,大人们会用一根长竹,绑上竹丫做成扫帚把房顶、旮旮旯旯等打扫一通,以免蜘蛛网、灰尘等弄脏灶神菩萨的脸,让他老人家体体面面回天庭,并且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打扫完毕,大人们晚上在灶台放一些糖之类的贡品,期望用糖粘住菩萨的嘴;再一番好言祷告,恭送菩萨在天庭玩得开心尽兴,不要玉帝面前说主人家坏话,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六禽兴旺。到除夕晚上又是香烛、贡品加一番祈祷迎接菩萨回家。平时难得见到一颗糖的幼小的我们,很期待这样的日子,因为这贡品最终是被我们享用。
守田坎。除夕晚上的年夜饭要吃得久,寓意长长久久。一家人吃过丰盛的年夜饭,父母不再催促孩儿们早睡,破例让我们尽情玩耍,名曰“守田坎”,并且认为守得越晚越好,来年田坎就不会垮,庄稼病虫少收成好。洁净的屋内,平时舍不得用的煤油灯,在除夕晚上通宵亮着,寓意前途光明。后来随着电的普及,电灯代替煤油灯照着千家万户度过一个又一个欢乐的除夕之夜。守夜的同时一家人围着一个大大的脚盆,把脚浸泡在盆里热水中,水冷了又续,直至泡得满头大汗。父母告诉孩子们脚洗得愈干净,来年运气愈好,碰上美食的机会愈大。一日三餐粗茶淡饭的孩子们怀着对运气与美食的畅想,泡啊泡啊,最终还是难以抵抗睡意,倒在大人怀里被抱上床。

------

拜年。拜年是新年第一天众多节目中最隆重的一项。早上,我们穿好除夕晚上放在床边的新衣新鞋(因为父母交代初一天是不能翻箱倒柜的),表情庄重,牢记父母嘱咐的少说话,不乱说话,生怕说错话给全家带来厄运。洗脸刷牙后的水要临时盛在一个专用的容器里,那是一年的“财”,待初二“请”过水了,才能倒掉。特别吃饱了悄悄放下碗,不能说“不吃了”“吃完了”之类的话。早饭后,7、8个孩子,雀跃着聚到爷爷面前,一字排开,齐祝爷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然后鞠躬拜年。没有排练,无人指导,我们的拜年仪式相当整齐。满脸笑容的阿公(爷爷),将一张张崭新的人民币发到一只只小手上。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经济条件不好,阿公给的压岁钱只有一元,但孩子们已很开心知足。
上坟。拜年之后,就是一家人去给自家祖坟上香,放鞭炮,名为“上坟”。爷爷名下七个儿子,聚齐的一家大小二三十人走在上坟的路上,声势浩大。大人在先人坟边点上香烛、燃烧冥钱,口中念念有词,给坟里的先人汇报又是一年了,希望保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孩子们下跪作完揖,胆小的捂着双耳远远躲避噼噼啪啪的鞭炮;胆大的将散落在地上未爆炸的鞭炮拾起重新点燃,扔向水田,砰地一声,一圈泥水飞上半空,惹来一遍尖叫。在新年的第一天,大人们脾气格外好,只有不是太过分,是不会责骂的。上坟之后就自由活动,大人打牌、串门、走人户;小孩踢毽子、跳绳、抓子、过家家,玩得不亦乐乎。一直到过完大年,正月十五过后才恢复劳动生产。
儿时的年过得快乐温馨。随年龄增长,对年的感觉与希冀慢慢发生变化。在校读书时认为好好学习,考一个好成绩就可以问心无愧,开开心心过个好年;工作后对年的感觉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少了陪伴家人过年的时间,坚守岗位成了年的另一种过法,但心里充满光荣与踏实感。为人父母后,年的味道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关心父母,让父母安享晚年;关爱孩子,为孩子撑起一遍晴空,让年在孩子心中留下美好记忆;守望爱人,打拼路上携手共进。
时光飞逝,一晃已步入中年行列,儿时年味难忘,新时代赋予年新的内涵,新的希望,但我们对年的祝福永远不变,那就是: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