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 它早已超出了装饰的范畴

  • A+
所属分类:点滴生活

红红火火的春联,红红火火的情怀,迎来红红火火的新年。畅游于火红的海洋,感受着喜庆与温馨,透过家家户户洁净的窗棂,凝眸那红红火火的灯笼,往事历历在脑海回荡。
“过年”令人心动的字眼,是儿时多么幸福的企盼:穿新衣,戴新帽,买年画,贴窗花。一家人围着面板包饺子,热气抱圆了大锅蒸馒头;父亲甩开膀子蘸糖堆儿,哥哥们点着炉子烤山芋。夕阳西下,伴着夜幕的降临,这除夕的夜晚,在孩子们“打灯笼玩儿,不要钱。要钱买炮玩儿……”的儿歌声中徐徐拉开了帷幕。
说起打灯笼,印象深刻的是纸糊的灯笼。这种灯笼是用竹条编织的。方法是几根竹条相互交叉构成灯架,灯架中间扎数圈竹条于灯壁,最外层糊上红色的亮光纸。亮光纸上绘有彩绘图案,如八仙、花鸟、仕女等。一根小小的红蜡烛插在灯笼底座,划着火柴点亮期间,黄黄的小火苗映着通红的灯笼,宛如一团又团火焰点缀在大街小巷。
记得小时候不曾有“暖冬"的概念,除夕,理所当然的是寒风凛冽。尽管如此,也挡不住孩子们打灯笼玩儿的兴致。通常是七八个孩子凑在一起,裸露的小手提着竹竿,三根细细的线绳儿嵌在灯笼的上方。孩子们高兴地笑着跑着,灯笼不时被风吹的摇来晃去,小烛苗无奈也拉长身子,绕着灯笼的纸壁舔来舔去。一不小心,走到胡同口,灯笼被风卷起,小蜡烛倒向纸壁,遂将灯笼付之一炬。每当此时,孩子们虽有些遗憾,但也了却了过年的一个心愿。
玻璃灯笼的问世,消除了灯笼被燃着的顾虑。用薄铁片编就成规矩的六边形为上下底座儿,六根细铁片做成半尺来高的支柱作支撑,六块儿绘有各种图案的长方形玻璃镶嵌在支柱之间。待灯笼中间小蜡烛点亮,真可谓晶莹剔透,煞是美观。可这种灯笼也有不足的方面,即万一碰着,便会“碎碎”平安了。
最为实用的应该是塑料制成的灯笼,不仅样式美观,而且价廉耐用。买一个灯笼可以玩几年。开关控制,电池提供能量,真是既安全,又洁净啊!这麽好的灯笼,是现代孩子的拥有。我小时候想都没有想过。
腊月三十过大年,孩子们打灯笼,家家户户厅堂屋舍挂灯笼,营造出一片祥和的氛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名副其实的灯笼节,再一次将过年的娱乐活动推向了高潮。

我们知道,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我国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
“盏盏灿烂,撑起一片祥和,握着历史的渊源,围圆地面的银河。”这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庆祝传统节日元宵花会的盛大场面。天津市津南区葛沽宝辇是有名的北方大型妈祖祭祀活动。相传明永乐年间,当地富商与官府出面,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把海神娘娘塑像放入官轿,抬着沿街观灯,乞求海神娘娘保佑船民出行平安。几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都是葛沽民间花会活动的高潮,多姿多彩的“宝辇”及各类花会队伍灯火辉煌,鼓乐齐鸣。东丽区无瑕街苏庄村宝辇圣会,巨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和葛沽宝辇圣会齐名。每年正月初三开始出会,接受十里八村的邀请,参加各类踩街表演活动。
父亲生前,是我们无瑕街杨家泊村老年活动中心德高望众的领导者。敲法鼓是父亲的爱好之一。适逢一些庆祝节日,父亲经常受到各个宝辇队的邀请。每年正月十五,苏庄村宝辇来到我们村与村法鼓队共同表演,祭拜娘娘,保佑来年大吉大利。此时我家门前的马路两旁人山人海。欢呼声,叫好声,鞭炮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马路中间,出会的队伍浩浩荡荡,场面壮观。众多表演者身穿清朝服饰,在两面大铜锣的引导下,仪仗威严,彩旗飘扬,十几名青壮年男子肩抬金碧辉煌的宝辇,无数盏灯笼围绕宝辇,光芒四射,娘娘的塑像在灯光映衬下,更显仪态端庄,好似神仙下凡。每当这个时候父亲都拿出准备好的水果和点心与大家一起分享。那和谐吉祥,其乐融融的场面永远难忘。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它早已超出了装饰的范畴,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文革期间”爱好绘画的三哥,在堂屋5米见方的后墙上,画了一张毛主席挥手的巨幅画像。其背景是天安门城楼上几只特大的红灯笼。毛主席身穿绿色军装,映衬着背后红红的灯笼,鲜艳夺目,亲切慈祥。那时候,幼小的我经常注视着毛主席的画像出神:什麽时候我能亲眼看看天安门城楼上的大红灯笼啊!
1969年10月1日,是我们全家人幸福的日子。当年在南海舰队当兵的四哥参加了“国庆二十周年”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阅兵式。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领导人。参加完国庆观礼,四哥载誉回家探亲。全村男女老少奔走相告,前来倾听四哥讲述见到毛主席的激动情景。屋里院内大人孩子围了个水泄不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傍晚时分,人们渐渐散去,才轮到我有机会问四哥“看到天安门城楼上的大红灯笼了吗?”“看到了,比咱三哥画的可大多了。”四哥笑着指着堂屋的后墙说。“据说每个灯笼高2.23米,周长8.05米,重约80公斤。非常漂亮!”听着四哥骄傲的讲述,羡慕与渴望一起涌上心头。
岁月如梭,27个年头过去了。1996年我有幸来京参观学习,高兴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仰望象征着国泰民安的硕大的红灯笼,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那亲切的面容。
“滚动的灯火芬芳,用光亮连接对方。”是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晚上走路时总是提着一盏灯笼。别人疑惑不解。他说:“我点亮一盏灯,别人就能看见我,不会撞在我身上,照亮了别人的同时,不也就照亮了我前进的路吗?
这个故事令人感动。那个盲人告诉我们一个平凡的道理:只要心灵的灯亮着,我们就有了希望;只要心灵的灯亮着,我们的民族就能实现梦想!
灯笼,不平凡的灯笼,千百年来以不同的形式传播着中华文化。寄托着人类的光明与理想,诠释着人们的追求与梦想。无论是冰心笔下,小姑娘精心制作的“小桔灯”;还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牛郎与织女在浅浅的天河,提着灯笼自由来往。无不激人奋进,让人对美好的未来无尽的遐想……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