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 我们全家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 A+
所属分类:爱国诗歌

岁月,就像那指缝中流失的细沙,在不知不觉间,滑落得无影无踪。蓦然回首,看着身后那或浅或深、曲曲折折的足印,发现自己已是人到中年。

回首半个世纪的人生之路,在那记忆的长河里,依然深藏着许多童年的旧事,每每回忆起来,心中总会泛起情感的涟漪,让我伤感,让我叹息,让我沉思。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的童年,就是在那个让人刻骨铭心的苦难岁月里度过的。

1976年春节后,春寒料峭,大地一片萧瑟。罹患食道癌的父亲,在无钱治疗的情况下,带着深深的忧虑和不舍,在正月初七的凌晨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

父亲的病逝,让原本一贫如洗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全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到了极端困苦之中,说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一点也不夸张。

那年头,童年的我,心里时常有一个热切的期盼,渴望着什么时候能够吃上一顿饱饭,穿上一件新衣裳。但是,那缺米少面、缺衣少钱的家庭生活,让我童年的这一梦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直没有得以实现,相反,忍饥挨饿却成了我童年的生活常态。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生产队并不算大,满打满算也就三几十户人家,老老少少算到一起,不足二百人。但是,在这一二百人中,却存在着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我们家,因壮劳动力不足,挣的工分少,根本顾不住生产队分人头粮所需的工分底数,无可奈何地成为生产队有名的“倒找毛”户。

每年年底,在生产队岁末分红的大会上,别人家都是笑逐颜开的领钱领物,我们一家人却是愁眉苦脸,不得不面对那些得意洋洋、幸灾乐祸的面孔,不得不忍受那些嗤之以鼻的目光,不得不承受那些嘲笑调侃的话语。多少次,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家人只好灰溜溜地逃离那没有尊严、没有希望的会场。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些日子里,一家人在村子里,总是像亏欠了别人什么东西一样,根本抬不起头来,吃饭不敢进饭场,走路腰都直不起来。相比之下,村里那些家庭基础好、壮劳力多的人家,因生活负担轻,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的,不愁吃、不愁穿,家庭温饱基本不是问题。当然,这些人家的小孩,自然而然地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根本不用为吃饭穿衣去操心。

那时候,村民吃饭,不像现在的人们,围坐在家里的桌子旁,周吴郑王的在桌子上摆上荤素几个盘子,而是无论春夏秋冬,都喜欢凑到一个叫“饭场”的地方,一边吃饭,一边天南地北、家长里短的拍着闲话。

在我苦涩的童年印象里,那“饭场”的功能,不仅仅是吃饭聊天、联络感情、传递信息、交流生活生产经验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一些村民显富摆阔的地方。比如说,谁家蒸了白面馍,焖了大米饭,炒了猪肉粉条,炕了豆腐,煮了咸鸡蛋咸鸭蛋等等,肯定是要大模大样的端上一碗菜,碗上面摆上两个白面馍,再端一碗米汤或稀面水,满脸荡漾着幸福地蹲在“饭场”里最显眼的地方,假心假意地让着别人,进而有滋有味、慢条斯理地吃着饭,等赚足了人们羡慕的眼球和“啧啧”的感叹声后,才肯打着饱嗝,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饭场”。

我们家因生活拮据,红薯稀饭、红薯面窝头、煮红薯疙瘩(俗称三红转),成了一日三餐的主食,鲜有改色的饭菜。也因此,家人很少、也不敢去“饭场”里吃饭。这样做,目的有两个,一是不去看别人炫富显摆的样子,图一个眼不见,心不烦;二是也不让别人笑话自己家的饭菜差,让那些爱看笑话、爱嚼舌头根的人,少一些调侃的话题和素材。

也记不清是哪年哪月哪日的一个中午,我放学回家,路过邻居几户人家经常吃饭的饭场,看到一户邻居家的大人小孩,都端着装满大米饭的饭碗,蹲在饭场里有说有笑、有滋有味地吃着饭。眼前的情形,让我羡慕不已,一个人,傻呵呵地站在饭场的一角,手指头扣着嘴巴,呆呆地看着人家一家老少吃着香喷喷的大米饭。

“大米饭,浇鱼汤,筷子一别嘴一张。”在那个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能吃上一顿大米饭,实在是件不简单的事。那白花花的大米饭,把我肚里的馋虫一下子勾了出来,让我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站了一会,见没有人理会,我只好悻悻的、一步三回头的往家走。可是,那白花花的大米饭,对我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走了没几步,我不甘心地躲在邻居大哥背靠着的土坯墙的墙角处,偷偷地向邻居家的两个小孩轮番摆手,示意他们端饭碗来到我的身边。

我的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无论他们哥俩个谁过来,凭我们几个是同龄人,加上几个人经常在一起玩耍,还时不时在我家吃“忆苦思甜”饭的情分上,让我吃上一嘴两嘴他们的大米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我的如意算盘却落空了。在我一而再、再二三的手势下,那两个小孩,没有一个人搭理我。更让我不能忍受的是,那个大一点的小孩,分明看到我的手势后,却故意低下头,侧过身,不再向我这边看上一眼,而是以极快的速度吃着碗里的大米饭。

这让我很是难堪,也很失落。

也许我用心太切,动作太猛,竟然惊动了又说又笑吃饭的邻居大哥。他回过头,意味深长地挖了我一眼,复又转过身,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样,依然边说边笑地吃着大米饭。

这一眼,让我胆怯!
这一眼,让我羞愧!
这一眼,让我失望!

带着屈辱,带着愤恨,极度失望的我,落荒而逃,一路小跑着回到家里,冲正在做红薯叶面条的母亲哭闹了起来。

母亲不明就里,见我哭得伤心,慌忙放下手中搅锅的勺子,把我揽在怀里,用她那粗糙的手,边拭去我脸上的眼泪,边询问缘由。

我哽咽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母亲。

母亲听了我的话,有好一阵子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那清瘦的脸上布满了忧愁、伤心和无奈。

望着母亲凄苦的面孔,我怯怯地说:“妈,我不吃干饭(米饭)了。”

“吃!咋不吃?明哩晌午,妈也给你做干饭(米饭)!”过了一会,母亲坚定地说。

“木有米,弄啥做干饭(米饭)?”听母亲说能吃上干饭,哭闹的我破涕为笑,担心地问道。

“妈去借米呀!”妈擦了擦我脸上的泪水,认真地说。

看着妈妈认真的表情,我那被屈辱刺伤的心,瞬间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说到做到。

第二天上午,母亲拉着我的手,就去村子里生活条件好的人家借大米。

我和母亲先来到一个叫老三的邻居家。

老三听了母亲的来意,就皮笑肉不笑地说:“我借给你们,你们拿什么还?偷狗卖狗肉呀!”

话太歹毒了!

忍着怨气,我和母亲又来到一个平常和母亲能够说上话的一个大嫂的家门口。

大嫂还算客气,却把我们堵在门外说着话。

我知道,她是怕我们身上的穷气掉到她们屋里去。

站在门外,大嫂问明了我们的来意,沉吟了一会,原本笑着的脸,一下子板了起来,眼皮上下翻着说道:“借米?那你们猴年马月能还上?”

这大大出乎母亲的意料!

什么时候能还上,真的不知道!

我和母亲只好悻悻地离开了大嫂家。

身后传来了“倒找毛户还想吃干饭(米饭),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的话和“咣咣当当”的关门声。

听着那尖刻的话语,母亲顿了一下急走的脚步,本想回头说什么,却又扯着我的手,逃也似地离开了那个平日里看似和气的人家门口。

那嘲讽的话语,那匆匆的关门声,是你们的沉重,那么的刺耳,像闷雷,像重锤,敲击着我那颗幼小的心灵。

穷人,真的是没有尊严可言的!受人侮辱,却连抗争的勇气都没有。我想到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还有那阿Q、孔乙己。

母亲虽然连着碰了两次壁,内心受到了极大地打击,可为了满足我吃干饭(米饭)的愿望,依然厚着脸,陪着笑,又连着去了几家,竟然没有借到一粒米。我们去的人家,有米的,怕我们穷,还不上,不愿意、也不敢借;想借的,却没有米,爱莫能助地送上几句不痛不痒的安慰话。

母亲牵着我的手,极度失落,而又无可奈何的回到了家里,坐在灶伙里的土坯凳上,伤心地哭泣起来。

泪,无声的泪,从母亲干瘦的脸上,扑簌簌地往下掉。

望着母亲泪眼纷飞的脸,我吓得不知所措,陪着母亲掉着眼泪。

这是我长那么大,第一次见母亲哭得这么伤心。我清楚记得,父亲去世的时候,母亲在外人面前,没有掉一滴眼泪,而这次,却因借不到大米,且受到邻居冷言冷语的伤害而伤心不已。

这是母亲屈辱的泪!
这是母亲悲伤的泪!
这是母亲无助的泪!

这一幕,深深地烙刻在我幼小的心底,事情虽然已过去了40多年,但每当想起这一幕,都让我唏嘘不已,不胜伤感。

一碗米,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让我深深理解了为富不仁的真谛。

这件事,就像一块烧红的烙铁,无情地灼烧着我悲苦的童年岁月。它催我自强,催我自醒,催我奋斗。

怜悯改变不了贫困落后的局面,施舍换不来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不再对生产队里那些所谓的富人抱有任何的幻想,而是韬光养晦、奋起直追。若干年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春风,我们家开源节流、勤俭持家,终于摆脱了艰难困苦的桎梏,过上了温饱幸福、扬眉吐气的生活。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在全家人辛勤和不懈地努力下,我们家的生活,就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样,愈过愈好,且喜事连连。1980年,四哥考上了内乡师范学校,两年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至今,依然笔耕不辍,砥砺奋斗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1987年,大侄儿考上了南阳农机学校,毕业分配到乡政府上班,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公务员;怀揣梦想、努力要改变贫穷与落后生活的我,拎着一提包书本,于1986年10月应征入伍,又于1989年9月考上大连陆军学院沈后干部训练大队(后因军队百万大裁军,学校更名为沈后士官训练大队)。毕业后,成为基层连队的一名后勤管理人员,曾荣立过集体、个人三等功各一次,并被评为115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16年的军营生活,我奉献青春不吝惜,情系军营,汗洒边关,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特别值得欣慰的是,苦尽甘来的母亲,虽已寿高九十有七,却依然身体硬朗,耳不聋、眼不花,健健康康地安度着晚年,过着四世同堂、重孙绕膝的幸福生活。

“问渠哪得清水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纵观我们家的发展史,由曾经的“倒找毛”户,变成村里的幸福大家庭,让三乡五里、左邻右舍羡慕不已,某种意义上,应该感谢借大米这件事,是它,是那些没有借我们大米的人,激发了我们家人战胜贫困、追求幸福的斗志。我们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村里一个见证我们家由穷到富变化的老人感慨地说:“这人家呀,就像那一棵西瓜秧,不知道哪根龙头(秧蔓)会结个大西瓜。”

他的话,形象地揭示了“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辈”这个道理。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不是等来的、要来的。知耻而后勇,穷则思变,才是人生奋斗的真谛。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前途更光明。我相信,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在这个充满幸福的伟大时代,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全家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越过越甜蜜。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