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会留下一些遗憾 有一件事一直在我心底

  • A+
所属分类:情感口述

人生总会留下一些遗憾,有一件事一直在我心底,永远挥之不去。

那是1992年在区医院实习转入内科第一天,在带教老师安排下,我仔细核对完医嘱准备给病人输液。有几个同事在那里窃窃私语:今天谁给23床输液?她们看了我一下,就指着我说:“你去输23床”,并告诉我这位病人脾气不好,要小心一点。我推着治疗车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病房走去,轻声的叫了一下:“请问你是23床病人吗?我准备给你输液。”这位病人慢腾腾地转过身,看了我一眼,然后伸出了右手。只见他手背上青一块、紫一块,我握着他的手看了又看,总找不到理想的血管下手。“你是新来的实习生吧”。我点了点头,“不要紧张,尽管输吧,我不怕疼”。我悬着的心慢慢放松下来,老人的血管又脆又细、弹性很差。最后在他拇指上找到了一根血管穿刺,很庆幸今天这么顺利,侥幸的躲过了“一劫”。但我感觉这位老人并不像她们说的那样。

第二天早上,我又被安排去给他输液,其实我心里也很害怕,昨天算侥幸一次。可还是硬着头皮推开了病房门,刚一进门,他笑着说“小姑娘,今天又是你给我输液”。他把手伸了过来,鼓励我不要紧张。我在他的手背上找到了一根细小血管,结果穿刺失败。我慌乱用棉签压住针眼,心里砰砰直跳,急忙给老人道歉:“对不起!我去叫老师给你扎针”。“不用怕,耐心点,她们每天都是轮流换人给我扎上几针,况且你还是实习生,如果不让你们练习,将来就没有接班人了”。听了他的一席话,我如释重负,紧张地心情彻底放松了。终于在另外一只手背上找到血管,我固定好针头,轻轻地把他的手用被子盖住,并小心翼翼给他理好被子。他笑着说“小姑娘,你可以的,值得表扬”,我笑了一下。以后每次输液,他都很配合治疗,从不排斥我,更不像同事们所说的那样脾气古怪。这大概就是我和这位老人的一种缘分吧。

时间一长,我感觉和老人更加亲近了,我们无话不说,成了“忘年交”。原来老人一生坎坷,祖籍是四川叙永,从小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十多岁参加红军,文革时被冤坐了十多年牢,后来平反才安排到烟草公司上班。至今仍孤身一人,无儿无女,现已七十多岁了,体弱多病。每次住院都是单位上的领导送他来,这次病得厉害,诊断为“肺癌”,已住院半年多,身边无人照顾,单位到处托人打听才在农村找到一位六十多岁男老人照顾他,这个老人卫生条件又差,不会洗衣、做饭。听到他的叙述,我心里一阵酸楚,多可怜的老人啊!我怎能无动于衷呢!我每天除了读报纸给他听,还帮他洗衣、做饭。

时间久了,他对我产生了一种依赖。记得有一天我轮班休息,第二天他很失望地看着我说“昨天又没有人给我读报纸了,饭太难吃了。”听了他的话,我很感动,我慢慢地走近了他的心里。

记得有一天中午去看他,见他睡着了。我正准备轻轻地退出病房,一位病人用手示意我留下,他轻声地告诉我说23床的老人想收我为“义女”,老人家不好当面对我说。当时,我感到惊讶,难怪前几天他对我说,他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想把他几万元的存折交给我保管,并告诉我他在城里留下的两套房产。当时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说真的,我帮助他是出于一种同情、一种尊重、也是出于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每次输液握着他那骨瘦如柴的双手时感觉就像握着我逝去的爷爷,怕别人误会我照顾他是为了他的钱财,我害怕世俗的眼光,我没有勇气冲破这种世俗观念,我选择了退缩。

后来,我转到门诊实习,慢慢地疏远了他,怕他提起“收义女”这件事。但我心里无时不在牵挂这位老人,他太需要我这个“亲人”了。有一天我终于鼓足了勇气,跑去病房看望他,见到病床空空的,以为他出去做检查了。我坐在床边耐心的等着,一位病人推门进来见到我,他告诉我昨晚老人已经去世了,去世时还念叨着我的名字。听到这个噩耗,如晴天霹雳,我脑子一片空白,我立即从床边站了起来,眼泪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心里有一种内疚、自责。我太自私了。

往事历历在目,记得在毕业典礼那天,我的事迹在学校大会上得到表彰。可是那天我怎么也兴奋不起来,会场一片掌声,同学们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低着头,无地自容,不敢直视大家,这份荣誉太沉重了。

老人走了、永远的走了,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