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我们的皈依 一切都由不得我们

  • A+
所属分类:情感口述

伯父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出嫁后,伯父、伯母比较早地从大家庭中分家出来,独立门户,在屋场西边比较靠偏的地方盖了三间泥瓦房。
房子前后各有一块空坪隙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庭前院后”吧;东边还有一块更大的地,近一亩,本来是村上划给我家做宅基地的,因我家一时盖不起房子,后来我家又在别处定妥了一块宅基地,这块地也就划成了伯父家的自留地了。自留地主要是种菜用地,两位老人的青莱,只需一小块即可解决,余剩者做什么用呢?——如同庭前屋后的空坪隙地一样,伯父统统都给它们植上了树。
屋前栽一排香椿和一排橙子树;屋后杂乱地栽上杉树、樟树、梧桐树什么的。东边那一块地围成园子,留去莱地外几乎全部栽上果树,有杏树、枣树、桃树,最多的是蜜桔树和金钱桔树,哦,好像还栽种了点中草药材和花卉——伯父是有名的中草药师,中草药材他是不能不考虑的。小时候,我就见过他园子里栽种的石菖蒲、艾叶、金银花、天麻、田七、芍药等等。芍药花特漂亮,“庭前芍药妖无格”,我算是很早就见识过真容了。
杉、樟、椿、梧等树是不需要特殊护理的,也就十多年光景,都长大成材。但果木树却没少花伯父的功夫:除草、松土、施肥、治虫、防冻,特别是剔枝,是个精细的技术活,花时间最多。

三五年后,门前的橙子树开花挂果了,东边园子的各种果树更是果满枝头!
仲秋时节,伯父最忙也最开心。
他害怕有人偷果子,白天守着不说,晚上,只要听到家里的狗叫声,立马从床上跳下来,一支手电,一根竹棍,庭前屋后,园内园外探究竟,见没人光顾,才放心回屋睡觉。待到收获,他那个高兴劲啊,别提了!
黄橙橙的桔子、橙子、枣子装筐时,伯父早早准备好了干许多松针,一层松针一层果子地装筐入室,这种方法,足足可以让果子保鲜贮存半年之久。
伯父伯母的生活一直过得比较“殷实”。一方面,伯父12岁就扶犁掌耙,田头地上的活儿是行家,分责任田后,粮食不成问题;另一方面,他是周边十里八乡有名的中草药郎中,给人治疗跌打损伤或白喉风什么的,人情收入和治疗收费多少有一点;加之他会打猎,会捕鱼,会弄一些泥鳅黄鳝或野生菌菇之类的,老俩口的日子确实可以用“丰衣足食”来形容。也因为如此,他家的杉、樟、椿等树木成材,砍伐存放家里后,除了用香椿木料给老俩口各备了一口棺材外,其余的也就在楼上放着。收获的水果也从不出售,从秋天采摘贮存起,直到第二年正月,通常还有好两筐“珍藏”着。

实际上,伯父家的那些木料、水果,还有好多好吃的野味,大都是被亲戚朋友尤其是我们做晚辈的给沾了光。侄子们谁家盖房子少了几根檩子,他就送上几根,侄女们谁出嫁需要备点木器之类的作嫁妆,他也送去材料,亲友中谁家板车的“牛腿”坏了或者渔船需要修补,他家的香椿正好派上用场。我考上大学时的那对书箱,便是伯父请来木匠用他家里的香椿木打制的。至于老俩口弄了点好吃的,什么野猪肉、兔子肉、鱼呀,鳝呀的,甚至香椿芽炒鸡蛋……总之,只要有点好吃的东西,他必叫上侄子、侄孙们;当然,那些枣子、桔子和橙子更是大都分发给我们这些晚辈们吃了。
一生一世,与土地、庄嫁、林木、果树打交道,乡村,是伯父的家;那些花呀,草呀,树呀,果呀、鱼呀……还有那散发着芬芳的泥土,是伯父生活的乐趣所在。我忽然明白了:伯父和树,实际上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生命的寄托!
七十多岁的时候,伯父伯母年纪大了,女儿将他们接进城里。现在回想起来,两位老人在城里的日子好像并不如乡下开心自在,我总觉得他们的心事还在那三间泥瓦房,还在他们那朝夕相处的乡村土地上,那是他们晚年生活的皈依。
我也只有一个女儿,我晚年生活的选择在哪里?寄托在哪里?我和老伴将来的生活会不会被女儿框定在城里呢?我不敢想,也暂时懒得去想。“老了,病痛多,城里就医方便”,这是很现实的理由,到时,何处是我们的皈依?一切只怕由不得我们了!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