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日子多么弥足珍贵 而且永远不会褪色

  • A+
所属分类:点滴生活

我的家乡杏树沟距县城南30公里,因盛产仰韶大杏而闻名。

不知从啥时起,杏树沟村的人爱上唱大戏,从古唱到今。他们唱的主要是河南几大剧种之一的曲剧。一个几百口人的小山村,几乎家家都有人参与唱戏。有的当演员,有的在文武场面(打锣鼓镲的叫武场面,吹拉弹的叫文场面),还有的打杂。

打记事起六、七十年代,是个热火潮天,激情澎湃,大干社会主义的时代,田间地头,打谷场上,到处能看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用文艺形式宣传歌颂好人好事。那时,一年四季没有农闲时间,夏秋农忙,到了冬季,以大队为单位或者以公社为单位搞大寨田、兴修水利建设,现存的水库大部分是在那个时候修建的。因此,村里的人们一到冬天,白天忙,晚上加班加点排练节目准备春节演出。70年代,紧跟时代,大多排练的是革命样板戏。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

那个时候,虽然物质生活不太富裕,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不像现在各种文艺节目丰富多彩,但人们的精神面貌非常的好。杏树沟的戏,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错的,常常能惹来四邻八乡的群众前来观看。他们演出的《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滨》等剧目,在附近乡村也是名噪一时。记得演《红灯记》的时候,饰演共产党员李玉和的演员戴着脚镣手铐,遍体鳞伤,出现在舞台上时,也许是扮相太逼真,吓得我和小伙伴们钻到大幕后不敢抬头看,仿佛真要把他杀掉似的,令人伤心透顶。

还记得,在演《智取威虎山》时,饰演座山雕的演员,当拿着枪,做一个放枪的动作,但枪没放响,在台后的他的父亲急了,干脆用嘴大声吆喝:啪!啪!惹得下边观众大笑起来。杏花村的戏还时常被邀请到外村演出。只要接到邀请,村里一杆人有的背着幕布、有的背着汽灯、锣鼓家伙就上路了。还有一个人在几十里地的外地工作,只要休假在家,碰上村里人外出演出,经不住人们攀缠,行李朝家一放就走。他会拉曲胡,也就是拉大弦儿,也非常爱好文艺。那个时候,由于交通不便,也没有什么车可以乘,道路又不好,人们出行大多是步行,常常需要翻山越岭。有些女演员年纪小,路途远的话,走不动,脚上打着血泡,一些体力好点的男同志就背着她们走,整个六、七十年代杏树沟以演现代戏为主。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文革”的结束,文艺事业百花齐放,兴起了古装戏。古装戏对于杏树沟的人来说,可是拿手戏,老辈人唱了多少年。到了这个时候,过去几十年不再登台的老一代演员,也派上了用场。虽然大多数已经四、五十岁了,但他们宝刀不老,最主要的还是搞好传帮带,因为年轻人没有演过古装戏。

由于大多数女演员远嫁他乡,青黄不接,老旦、青衣、丫环等等女角色也由老男人们扮演。解放前,村里有一个大叔年轻时大部分演的是小生角色,扮相俊俏。在洛宁县一个村子演了几天戏,硬是感动了一个漂亮的姑娘,后来经人撮合嫁给了他,一时传为佳话。

还有一个吴姓大爷,对唱戏是情有独钟。他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一个字也不认得,他记戏词全靠孩子们读,他在一边跟着学,记忆力非常强,能把戏词一句不落的记下来,是演古装戏的台柱子。每年冬闲季节,尤其是一跌入腊月,杏树沟好唱戏的人就坐不住了,开始组织人马排练节目,也没什么排练场地,每天晚上就窝在一孔喂牲口的窑里排练。生产队时大家排练还能挣点工分,分田到户了,全是义务的,啥也不图,就为了乐呵乐呵,让乡亲们高兴,一个腊月能排两、三出戏,加上翻瓦戏(过去唱过的),从大年初一一下唱到正月十五。《刘墉下南京》、《铡西宫》、《阎家滩》等传统剧目都唱过。排《阎家滩》时,扮演公子和小姐的男女演员,由于在一块儿排练时间长了,俩人还真的动了真情,不排练的时候也要朝一块去,大有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也叫日久生情吧,俩人闹着非要订婚不可。

后来,村里都传开了:你们知道吗,谁谁谁晚上排戏,狗撕羊皮的,有些在看排练的年级大点的人说,我看了一晚上咋没见狗撕羊皮哩。原来,人们把男女在一起,拉拉扯扯,勾肩搭背的亲昵行为叫狗撕羊皮。再后来这事让男方的未婚妻(父母包办)知道了,到男方家大闹一通才作罢,活活打散了一对鸳鸯。至今让人难以忘怀,记忆犹新的是杏树沟演出的古装戏《铡西宫》。当最后一场,开铡西宫娘娘时,也不知咋弄的,把演西宫娘娘的演员的头朝一口铡草用的铁铡刀里一塞,随着铡刀落下,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就掉了下来。后来才知道,道具是几张桌子,桌子上放口铁铡,桌子与铁铡中间留有空隙,跟真的铡人似的。这场戏至今还跟人印象最深。现在村里老人们提起《铡西宫》时,都会说那会儿真是玩二蛋的,太冒风险了。

如今,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上电视等现代娱乐设施普及,农村文化事业受到巨大冲击,杏树沟人也很少唱戏了。偌大一个村子,农忙时节村里还有不少人,可一过农忙,年轻人拖家带口出外打工挣钱,村子里剩下的全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集体活动啥也组织不起来,谁家有了红白大事想讲点排场,家境差的掏上千把块钱请个唢呐班子,家境富裕的就请点好的戏班子,在自家门口搭台唱唱,热闹一阵子就算了。如今,过年再也没有过去的热闹劲儿了,有时候还真流连小时候过年的气氛,全村人能在一块热热闹闹,其乐融融,虽然日子不太富裕,但也是苦中有乐。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日子多么弥足珍贵,而且永远不会褪色。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