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柠名言大全

  • A+
所属分类:情感口述

1.农民没有历史。他们的历史就是个人自己的历史,一个短暂的循环时间:从黎明(清醒)到黑暗(沉睡),从子宫到坟墓。他们生活在一个奇特的建筑布局中:从房间的后窗可以看到墓地;前院是人、畜、禽的地方,后院则种满了蔬菜、果树和农作物。他们的历史就是水稻的历史,从出生到死亡,从播种到收获。这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命运,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农业文明语言:抒情性。面对这些神秘、不可预测、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物体,他们沉思、歌唱、叹息,不断重复自己。

2.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主题,农业文明与现代城市文明之间的敌对、冲突和暧昧纠葛,是基于城市功能的变化,还是基于传统农民身份的变化。

3.实用主义诞生了。作为实用主义的结果,作为一种自我维持的生活状态的欲望,被变成了一个理性而仔细计算的对象。此外,它被披上了普遍公平和合法的外衣。

4.在当代中国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仍有一些特殊的案例需要说明。我指的是没有过渡状态的紧急情况。香港殖民地就是一个代表。在昔日农业文明的孤岛上,现代化和城市化突然开始。它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出其不意地清除孤岛,让进口工业品迅速占领市场,或者把农副产品变成商品,把经纪人的名字刻在每一粒米上。

5.中国传统城(镇)文化的代表是庙会,然后是庙会演变而来的农贸市场。但是庙会和农贸市场不是上海的特色。上海的城隍庙只是一个摆设,一个噱头。上海城市文化的代表是徐家汇和外滩。徐家汇是指挥中心,外滩是前沿阵地。徐家汇是文化批发中心,外滩是文化展览馆。这两个地方的文化几乎没有中国农业文明的色彩,而是西方文明的翻版。

6.在众多类型的成对词语中,最令人震撼的一个就是上面提到的搬到广场狂欢现场的边缘对话。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这种类型的对话,可以说是世界文学中的一部奇葩。

7.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审美理想与古代俄罗斯的审美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他把道德、理想和美丽并列在一起。他的道德典范是基督教精神,他的最高理想是让爱的天堂成真。

8.人类社会的乌托邦理想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犹太先知乌托邦和天启乌托邦;第二,基督教乌托邦;第三,16至18世纪的现代乌托邦。前者是伦理宗教乌托邦,后者是伦理社会乌托邦。第一个乌托邦和第三个乌托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构想了一个世俗的王国,并试图通过个人以外的力量(神圣的英雄和社会团体)来实现它。他们都忽略了作为乌托邦王国的社会性和作为乌托邦理想的个性之间的矛盾。基督教乌托邦认为,这个王国不应该通过外力的干预来建立,而应该通过个体人类逐渐内在的神圣化(即人与神的意志统一)来实现。这既是一种审美心理,也是一种社会理想。

9.内心希望表面上丰富多彩而又悲惨的生活,被一群形象各异的囚徒展现出来。这些是什么样的人?通过刻画人物,庹的倾向性非常明显。很难想象像杰富什金、戈洛德金和阿尔迪诺夫这样的人会被戴着镣铐送进监狱。虽然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内心有痛苦的冲突,但他们像破布一样小,像昆虫一样虚弱,没有勇气违法。

10.世纪之交的动荡时代,白银时代的知识分子作为俄罗斯精神的传承者,能够不短视,不为一时的功利现实所动,甚至甘愿被流放,而是痴迷于探索俄罗斯的正义、灵魂拯救等问题。这与他们19世纪前辈的精神传统密切相关。

11.必须正确认识到,白银时代独特的文学形式不是盲目的借鉴,也不是作家故弄玄虚的结果。它与19世纪的文学和世纪之交的革命运动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浪漫。不同的是,19世纪文学的浪漫主义本质上是带有伦理色彩的感伤主义。浪漫主义运动是对行动的狂热和对毁灭的激情。白银时代文学的浪漫主义是一种酒神精神,具有深刻的精神结构。

12.古代东方城市结构是典型的权力结构(以北京、Xi、沈阳为代表)。呈棋盘格式(或井田式)分布,街道笔直,便于皇家马车经过,也便于大内的侦查工作。城市的中心是宫殿和中央广场。这个广场与自由贸易无关。它不是自由贸易的集市或庙会,而是阅兵的地方。

13.传统价值观一直制约着中国城市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影响着中国的城市结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14、自由城市是由于商业交流的需要。真正的自由城市是经济的,而不是军事的;是商业而不是农业;是公民(无产阶级、中产阶级和富人)而不是贵族(富人)或农民;是商店、街道、石头和水泥,不是草和土。

15.中国传统城市就是这样的城堡。虽然它也有商品交换设施,但它是附属的,属于后勤部门和军需官的领地。

16.俄罗斯知识分子拒绝与任何形式的权力(教会、国家等)合作。).他们把对人的爱置于所谓的社会正义之上。一旦所谓的正义违背了爱的原则,无论你多么合理、有意义、辩证,他们都会坚决与之决裂。

17.当然,我们可以笼统地说,白银时代的知识分子全面继承了19世纪知识分子的上述传统。事实上,这个传统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没有改变的是,知识分子仍然在俄罗斯皇权和普通人自发力量的双重挤压下生存。这里的人已经从信仰上帝、甘愿做奴隶的农民,变成了只认钱、只认日常生活的市民。

18.文学一直是俄罗斯知识分子思想的晴雨表。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白银时代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直接从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作家的作品中寻找哲学和意识形态问题的原材料。

19世纪和19世纪的文学作品适合大声朗读,因为它有一种普遍的悲伤基调,即浪漫、抒情和可读的基调。不用说,即使是小说,屠格涅夫的小说,托尔斯泰的小说,甚至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的一些小说,也能在上流社会的沙龙里把贵族小姐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20.死宅是苦难的代名词。囚禁死宅可以及时消失;面对社会的死宅,按照托尔斯泰的观点,其实这是唯一的选择(这也是三个不可避免的矛盾)。第一,像纳塔洛一样,流泪受苦,原谅别人,给予爱;然而,这种信念的理性基础在哪里,这三声爱的呐喊?尤其是对于那些无辜的青少年。第二,如果像彼得罗夫那样碰壁,结果会是:为了自由而堕落,因为堕落而永远失去自由。第三,进入内心世界像个无名小卒一样生活,所以人只能像破布和昆虫。陀氏不可能有第四种选择。在这些冲突中,希望在经验中失去了基础。这时,他像一个失去家园的人一样四处游荡,唱着一首焦虑的无家可归的夜曲。但在《地下室的笔记》中,歌曲走调,早期的矛盾被地下室人的声音用刺耳的尖叫声喊出。

21.由于特殊原因,我们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视野曾经如此狭窄,但现在却突然变宽了。过去,我只认识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等作家,外加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天,人们谈论曼德尔施塔姆、吉皮乌斯、阿赫马托娃和安德烈?不打雷,饭呢?布尔加科夫(小说家),谢?布尔加科夫(哲学家),甚至贝尔迪耶夫和洛扎诺夫都是白银时代杰出知识分子的代表。

22.关注白银时代的文化,无疑不是出版者的心血来潮或浮躁,但其中必然有必然。在我们这个被欺骗、软弱、抱怨和低语所笼罩的没有激情的时代,中国作家和知识分子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在模仿西方现代主义者,造就了一大批术语学家、技术权威、抱怨者和语言游戏玩家,最终厌倦了自己。

23.我们的知识分子真的充满了困惑和渴望。然而,当我们仔细思考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很困惑。

24.也是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对小人物的同情,对穷人美好心灵的赞美,但背后审美理想的终极取向不一定相同。自然学派的创立是基于理性的人文主义。他们对理想王国、永恒正义和美好人性的希望是建立在社会批判和改造的基础上的。人是一种社会存在,人性的恶和穷人自我意识本土化导致的自卑和懦弱都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只有改革和改变社会,我们才能拯救穷人。他们的创作往往想承担启蒙的任务。

25.多年的监禁和流放使陀思妥耶夫斯基真正理解了冲突在特定生活情境中的力量。正是这种冲突,使陀早期的乌托邦理想幻灭,处于一种虚假的焦虑状态。

26.什么是对话?从一般的语言来看,只要既有建议又有话语,与对方交谈的外在形式就是对话,而与自己交谈则不是对话。从诗学的角度来看,是否是对话并不取决于是否有直观的建议形式,有些独白也可以是一种对话。

27.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例1是问答式对话,具有直观的对话形式。从诗学的角度来看,情况正好相反。例1不是对话,例2是对话。因为对话只能来自于自我意识的充分呈现,来自于意识本身的价值不自足而引出疑问词的过程。

28.从诗学的角度来看,无论话语是否具有对话的直观形式,只要话语本身不是自足的、存疑的,它就不断地自我分解,不断地自我解释,从而使这样的话语具有对话的意义。我们还需要稍微扩展一下话题,从对话的物质语言开始。

29.在关于光是什么的对话中,无论双方是否同意,甚至有人坚持独白,拒绝交谈,情况总会好起来的。因为光还是光,它永远闪耀。如果我们把问题变成另一种情况:我是谁?我快乐吗?他为什么笑或哭?为什么会有死亡和痛苦?那么,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对话就会变得激烈。

30.如果光的发现和赞美只是个别的,那么人们将是沉默和和平的。问题是这个发现必须通知别人复述。当一些人开始把光传递给别人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许多隔膜和误解。

31.面对人性、人生价值、社会理想等问题,很多文学、哲学界的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话。而且,这种对话只能是复调,不能是独白,而是相互的主观性,不能随意下结论。

32.俄罗斯形式主义带有语言本体论的色彩,其艺术实践最终指向人们对陌生化(异域)诗歌的震撼(注:语言本体论也可能隐含价值论意义。但只有上升到本体论层面,它才能出现)。

33、人类筑居于我他世界是必然的。

张柠名言大全33.人类生活在我的另一个世界是不可避免的。

在此世界中,人与人的交际就要要求将被赞美的事物,通过言谈来转述、通知他人。

34.诗性语言是人类对存在的真实、原初之美的赞美,是对失落和被遗忘的存在的追求。它不承担报告和通报的任务,因此不具备对话的功能。

35.当复调是一种新颖的结构原则时,它与俄罗斯形式主义诗学认为是一种艺术手法的离奇情节并不矛盾。即使在从事对话的复调小说中,离奇的情节也常常被用作背景或中介,使对话展开。

36.传统小说往往以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作者在人物之外冷静地观察、描述和判断,他的叙事结构借助线性的物理时间给生活和事件一个完整的秩序。这种线性时间具有理想化的结构和理想化的统一节奏(人们习惯于这种理想状态)。这种线性结构,通过将一系列事件(即故事)转化为小说情节,转化为书面语言结构,进入了群众的日常意识,获得了认同。

37.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当一系列事件转化为情节时,往往会运用奇怪的手法来打破线性的时间结构。旨在还原人们对时间和生活的真实感受,唤起人们倾听现有声音的欲望,唤起人们对话的欲望。

38.复调小说利用奇异的情节打乱叙事的均匀节奏,延缓叙事的速度,固定在两点(边和方)。这种拖延说明,如果目的不明或者是假的,那么冲上去又有什么意义呢?广场是人们居住的地方。那里有很多人失去了而不去寻找,遗忘了而不去回忆。他们在广场上表演各种闹剧(其实这是欢乐节文化的变体)。复调小说中描写的广场事件往往会产生狂欢效果。在这里,诡异的剧情打破了人们习惯认同的日常生活结构,很多笑点因素也化解了日常生活中权力的威严。

39.陀思妥耶夫斯基用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引起人们的关注,引发人们对对话的渴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作为一种实践对话的艺术,它只是一种复调。作为一种实践对话的方法,它与俄国形式主义有相通之处,与独白小说有原则上的区别。

40.理论基础以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为基础。这种形而上学把所有关于真理的思想建立在先验假设的基础上。它给人定义,给世界秩序,给生命意义。

41.《复活》描述了甘尼埃鲁多夫和玛丝洛娃人性的复活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过程,似乎展示了一种拯救人类的方式。这种描述和揭示只是作者自给自足的价值体系的展示。价值不足导致的自我意识中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话和争论只能是复调,而不是独白。

42.人们在这种复调中不断地说话、争论、交谈,从而不断地接近更真实的生活情境。事实上,这种情况就像第一次遇见人的光,人类曾经与之相遇,曾经拥有,现在却失去了。人们只能在对话中不断接近。生命意义的显现,也是无法终结的过程本身。

43.我们似乎有滑入相对主义的危险。然而,相对主义也不能结束对话。非但没有结束,反而提醒我们,越是相对的东西,这里的独白就越警惕。正是因为言语的差异,使得对话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独白不可能左右人。

44.我们认为语言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开端。以前,人的意识是混沌黑暗的,人的语言是模糊无意义的自然声音。用索绪尔的话说,此时能指和所指处于分离状态,即模糊观念的无限平面和声音的不确定平面属于两个领域。只有在任意性和差异性原则的指导下,这两种状态交织在一起,才能产生意识,这就意味着文字的出现。

45.面对阳光,突然有人唱起了光。一方面,光学语音的出现是任意的;另一方面,光的概念源于与非光的区别。起初,那些赞美光的人的意识深处和遥远的状态现在是清晰的。借助他最初的话语,他会赞美、祈祷和惊叹神圣的光芒。而且这种赞美并不关注光的概念,只是把光看成光,直接满足它。

46.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精灵立德?耶利内克的其他小说尚未被翻译成中文,但1983年出版并改编成电影的著名小说《钢琴老师》早已广为流传。据翻译说,这部小说几年前被翻译成中文,但从未出版过。如果作者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就很难遇到中国读者。出版社当时不出版这本书,我不觉得完全没有道理。这部小说很难读,属于典型的现代欧洲小说。叙事趋势不是按照传统的故事情节,而是按照作者的心理联想。也可以说是意识流小说或内心独白小说。叙述复杂而冗长。与中国小说中的短句相比,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啰嗦,不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叙述过程中,作者非常主观或概念化,整部小说(尤其是第二部分)充满了作者思维的力量,让读者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阅读障碍并不构成评价一本书的全部理由,关键在于这种障碍能否带领你的思维走出世俗生活的强迫症。

47.俄罗斯形式主义诗学将语言的文学性作为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为文学性确立了一些重要的原则,如差异原则、陌生性原则(或翻译中的陌生性)、形式化原则等。这些原则的前提是语言是一个特殊的、自成体系的系统。他们强调语言能指本身的感性。

48.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巴赫金首先把语言学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他在元语言学(实际上是一种诗性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复调小说理论。这种元语言研究不应忽视语言学,而应利用语言学的成果。语言学和语言学研究的都是同一种具体的、非常复杂的、多方面的现象语言。

49.形式主义者关注诗歌的语言如何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新感受,从而穿透遮蔽存在真相的意识。因此,他们注重词的能指,利用词的能指的任意性来达到诗歌的陌生化效果。例如,一阵赞美和祈祷,一阵激动人心的歌唱,一阵惊奇的激动,都必须要求人们去倾听,并造成令人震惊的效果。

50.巴赫金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一书中,以对话理论为基础,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其中有一章专门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对话语言风格。对这些语言风格的分析是从元语言学中的对话类型的角度出发的,尚未涉及元语言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51.复调小说理论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展开了一些讨论。但有些讨论文章并没有从共同关心的角度(这是对话的前提)展开对话。换句话说,这些讨论在对话开始时结束。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