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福字 藏在百姓平常的日子里

  • A+
所属分类:点滴生活

老百姓的生活就是过日子,一家一户的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算是有福了。腊月二十四这天,街上热闹起来,放假的孩子们被大人牵着,一家人手里提着大大小小的物品,脸上洋溢着一年到头轻松的笑容。

有了快过年的感觉,这时的孩子们向大人要些东西,大人们也会乐乐呵呵地拖长声音说:“买。”少了平日里扣掐的表现,爽快的语气里全是一副家长的派头。一年的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换来一家老小的快乐。

孩子们笑了,老人那里也会送支羊腿过去,再送些草鱼过去,最后又送点橘子过去,老人们也笑了。并不是老人们缺少这些食物,而是享受着被孝顺的感觉。那份发自内心的笑容里,写着一生的辛苦付出之后收获的幸福。

早早来到店铺,把买好的红灯笼拼凑起来,挂在了橱窗里。红通通的灯笼里,装满了我们对来年的愿望。玻璃门上特意用五个福字连起来,象征着五福临门。这些传统的福字里,每一个字都含着生活的底蕴,厚实而有劲道,善意而圆通。这还不够,还想把许多的福字贴在自己想贴的地方。看着红色的中国福,心中涌现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正在店铺玻璃门上贴福字的时候,想着是应该正贴还是倒贴,刚好有顾客进门,对我们说:“人民日报多次普及福字的正确贴法: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贴,意为开门迎福,倒贴会把福气挡在门外。”

有学问的顾客接着给我们讲了福字的意义。“福”字的偏旁“礻”有祈神的意思,而“畐”可拆分为“一”“口”“田”,即一个家里的每个人都有饭吃,有事做,有学可上,就是福。如果把福字倒贴了,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倒贴福字,不是福“到”了,而是把福“倒掉”了。真正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原来,福字里的文化真不少。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从过了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就忙碌着办年货,准备着过年。传统年的到来,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混得好的人衣锦还乡,混得不是很好的人,也会平安归来。不管是怎么样的状态,家乡就会张开温暖的怀抱拥抱着远行归来的人们,年货要准备充分,把所有的亲情都揉进了年货里。

贴福字和贴对联,是中国民间的习俗。古时候都是用手写的福字和对联,后来现代化了,一部分地方还保存着手写的习惯,一部分地方有了印刷品的出现。在我的记忆深处,小时候的对联一般就是有文化的人,用毛笔一笔一划地写来,然后晾晒干了再贴上门去。

到了自己会写毛笔字的时候,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临摹着写下福字,或者写一点简单的对联。意气风发的少年,笔下生风的洒脱,终究比不上老者们厚重的笔墨,贴到门上去的,就是有文化的老者写得大大的福字。而我们的涂鸦,也是快乐。

民间的福字有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说春节福字源于周朝的姜子牙。姜子牙封神时,他的老婆也来讨封。姜子牙说:“你嫁到我家,我穷了一辈子,看来你是穷命,就封你为穷神吧!”姜子牙的老婆不知穷神是好还是不好,有个神字就心满意足了,便高兴地问:“封我为穷神,那我呆在什么地方呢?”姜子牙说:“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这事传了出去,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写“福”字贴在门窗上以驱赶穷神。从此,贴“福”字便成了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

看着玻璃门上的福字,思绪飘向了很远的古代。仿佛福字是从很早时期,传到了我这里。平常人的日子,就是求个平安,求个幸福。大街上忙忙碌碌的人们,依然在自己的生活里忙碌着置办年货,他们用行动迎接着这人间盛大的福字的到来。年轻人们在网络中也是在集五福,有时为了集一个自己想要的福字,还会与好友交换,集齐五福的过程比起结果要有意义。

记忆里的年味,总是离不开红色的中国福字。那一串串红色灯笼上,四周都是福字。那乡下的窗户上,透出剪纸而成的福字身影,熠熠生辉的窗花,照亮过我们的童年。斑驳的油漆门上,贴上两个大大的福字,立即就喜气洋洋。

迎春纳福,新年的喜悦,蔓延在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绽放在人们的脸上。中国人的福字,藏在百姓平常的日子里,处处皆是。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