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甘来,才能让苦有价值

  • A+
所属分类:博弈故事

天气转凉,阳台上的那盆吊兰再次爆盆,它的四周垂下五根枝条,顶端一簇簇的新吊兰已经长成,并且在茎叶相连处,伸出了一些突起的根,在寻找地方抓土生根。
应该给它们分盆了,适逢假期,我带着花铲到楼顶,找出以前闲置的四个花盆,装上土拿回家,放到阳台的花架上,把吊下来的已经伸出了根须的吊兰种到盆里,过十天左右就可以剪断连接它们和母株的枝条,又收获四盆新的吊兰了。

我准备在那个泡沫箱里取土,以前买了椰砖回来,泡碎后装在泡沫箱里,种过小白菜,也种过红薯。去年的红薯给了我惊喜,一株植株上长出四个拳头大小的红薯来,今年,那根红薯挖出的是比指头粗不了多少的一根红薯。
预料之中,我一点不怪红薯,要怪只能怪自己。
自从七月份的大雨之后,武汉就再也没下过雨,而我只是偶尔上楼给它浇过两三回水,它几乎是苟延残喘地活着,能长出这么一点点根茎来,已是非常坚强。

回家后,我把它洗干净后,拍了照片,和三幅吊兰的照片放一起发朋友圈。
爆盆的兰和营养不良的苕,此中有真意。
是的,此中有真意——我要对眼前两者迥然不同的丰盛与贫瘠负责。
红薯的瘦小是我的懒惰与不负责任所致。因为我忽视了它,甚至是遗忘了它。毕竟我和它之间隔着两层楼的距离,它在楼顶,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我想它的时候也很少。
而吊兰呢,它就在阳台上,我步出房门就可以看到,看到盆中的土干了,我就会及时地浇水,有的时候还会转动花盆的朝向,让每一边的叶片都能均匀地感受到阳光。因为有这样的照顾,它们长得枝青叶茂盛,从年初到我家,现在已经分出了五盆,今天又给它们分了四盆,过些时候还可以再继续分盆。
假若我用这样的细致对待红薯,它们是可以丰收的,像去年那样,甚至可能比去年的还好。可是,今年的我因为懒惰、麻木、遗忘,我任它自生自灭,它也报我以干瘪。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一份付出,一份回报。

这让我联想到9月29号做的那场调解。
一对母子,彼此怨怼,只因27年前母亲与父亲离婚时,儿子判给了父亲,从此母亲对儿子关心甚少。
从儿子的讲述中,有着令人泪下的事实。但是母亲要么不承认,要么报以沉默,她多次表示自己已尽自己所能,是儿子不争气。
她说起自己的儿子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他28岁了还不结婚,还找她要钱,一点不体恤她的艰难。“二十几年前,我带着8个月大的他逃到武汉来,乞讨为生,我说起来都是泪啊。”她说。
而儿子说,自己长这么大,村子里每个人认识他的人都说,你比你爸强多了,你真的非常不容易,你很争气。
听他们细说从前,才知道一切的根源。
这位母亲当年是因为不能忍受前夫的家暴才离婚的,儿子判给了前夫,女儿判给了她。这个好理解,儿子是可以传承香火的,自然要留下,女儿就给妈妈。
她把女儿放到娘家,到省城谋生。女儿上中学后,她把女儿接到身边,从此母女一直在一起生活。而儿子,只是在读初一的时候接到身边生活半年,但因前夫不付抚养费,又把儿子送回。
她说,我对儿子也是尽了一个母亲的责任的。从小他吃的奶粉都是我买的。我总是带着奶粉、衣服回去看他,是他自己不争气,初中没毕业就逃学跑到北京去了,不像姐姐那样好好读书,考上大学。现在还来怨我。
说起童年往事,儿子满腹酸楚,他是跟着爷爷奶奶住在乡下,妈妈好不容易来看他,他舍不得她离开,一直跟着追到村口,哭晕了,爷爷奶奶把他抬回去的。
父亲是不称职的,他指望不上,他觉得母亲有能力养他,因为母亲很早就在县城买了房,可是母亲对他的态度并不好,说你要住这里可以,叫你爸给生活费,没有的话就与我不相干,你是判给爸爸的。
正是因为父亲不给生活费,他在初一那年跟母亲生活半年又被送回爷爷奶奶家。好不容易和母亲之间续上的亲情再一次断裂,深深的被抛弃感让他开始自暴自弃,和小伙伴逃学。一开始母亲还找找他,后来也懒得找了,他也逃得更远,去了北京,在修车行开始当学徒,学习修车。
他们之间联系很少,儿子说,从小到大跟母亲住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一个月,她也没怎么管过我,没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
同是一母所生,他的姐姐比他幸运得多,读了大学,进了公立学校教书,现在已经结婚生子,走上了人生的正轨,而28岁的他,目前还是单身,并且因此被母亲所看不起,说他不争气。
在他看来,姐姐对自己这个弟弟也是诸多看不起。当她生孩子住院,弟弟从深圳的关内赶到关外每天往返四趟给她送饭送菜,可是她不让弟弟抱孩子,甚至当弟弟欢喜地看着熟睡中的婴儿时,她说,别看了,别把宝宝给看醒了。母亲则嘲笑他,你有本事怎么不赶快结婚生一个。
因为内心的失衡,弟弟和母亲起了纷争,姐姐发短信警告弟弟,语气十分严厉和冰冷。
讲到这些往事,小伙子几次流下伤心的眼泪。
……

可惜这个调解是发生在前天,如果是今天,我一定会给台上的母子讲一讲我养的这盆吊兰和这株红薯之间的故事。
因为,它们的情形和他们母女母子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像了。
姐姐如我家阳台上的那盆吊兰,因为在母亲身边,自然受到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她的成长之路顺逐平坦,所以也开枝散叶,让母亲心中喜悦。
而弟弟呢,则像楼顶泡沫箱里的那株红薯,因为不在母亲的眼前,自然是被忽视的,几近遗忘。谈起往事备感凄凉的他,心理与精神上有些营养不良,所以在成年之年,仍然向母亲索取,以求补偿。
毕竟,当一个人没有体会到无条件的爱时,自然也无法给与他人无条件的爱。
现在他让母亲觉得齿冷的行为,其实有他母亲自己的责任。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至。
是为真理。

就像我看不到楼顶的红薯一样,这样的一对母子之间,也因为那一纸抚养协议而分离,因为距离而彼此看不到对方。
母亲看不到一个幼小的孩子对于母爱的需求与渴望,儿子也看不到这些年来母亲的艰辛,以及因这份艰辛而心渐渐地变得有些冷有些硬的无奈。
同为女性,我试图从女人的角度去理解那个母亲,她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在二十多年前,在农村,在儿女双全的情况下还会离婚的,一定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她是被打怕了才离的婚。
而后,她一个女人来到城市要谋生活,仅仅初中毕业的她,没有一技之长,没有亲友投靠,肯定吃过很多的苦,这种苦,她的儿子可能难以理解,但是后来一直跟她生活的女儿就能理解,这也是女儿能和妈妈贴心的原因。
正是因生活的不易,这个女人的心会变冷,变硬,不能给与儿子他想要的那种温暖与柔情,这成为二十年后,儿子指责她的原因。
其实,换一种角度看,母亲也是非常不容易。如果说儿子是一直寄人篱下,他好歹还有爷爷奶奶叔叔姑姑支持他,而母亲一个人到城里打拚,她是孤独而且负重的。而且,那个母亲当时的年龄,正是这个儿子现在的年龄,甚至比儿子还小。那时的她,比现在的他,承受着多得多的生活的苦难与压力。
儿子现在还可以指责声讨母亲对自己的无情,而那个母亲又能指责谁?
她只能怪自己命苦,而这份苦已经浸透身心。现在的她,瘦,一身病痛,还要为儿女操心,被儿子指责。

这是一个母亲因为离异而对自己的孩子的差别心所致的结果。
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多数离异夫妻只有一个孩子,往往,那个和孩子一起生活的一方,更容易视子如兰,而那个离开了的,也更容易视子如薯。再反转一下,孩子视自己的父母,其实也如此。
这真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因为不在一起生活,彼此缺少共有的生活经历,缺少共同语言,情感与心理上渐行渐远。
因为时空的距离,我们对不在我们眼前的发生的苦难与不幸总是缺少感同身受。
因为自私,我们每个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不易,却不能理解他人的艰辛。
真希望他们能放下怨恨,彼此多一些理解,看到了对方的不易,接拉彼此的距离,走进内心,母子和解。
苦尽甘来,才能让苦有价值。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