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 A+
所属分类:点滴生活

渤海新区地处渤海湾,与天津市同在一条海岸线上,是近在咫尺的一片沃土。南大港位于新区之北,其原生态的诱人之美,其黄骅港现代化的蒸蒸日上,频频见诸于宣传媒体,内心萌动着一睹其尊容的欲望。
孟夏之初,我们采风团一行驱车来到南大港湿地。张华北老师详细介绍了湿地的概况,随即带我们走进了湿地。热情的导游为我们讲述着湿地景区的变迁,当地人称湿地为“大洼”。这里是海陆巨变、沧海桑田的杰作。湿地是陆地和江海缓冲地带,茫茫沼泽是极浅的“湖泊”,它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涵养水分,堪称地球之肾。
年轻的导游那富有感染力的精彩解说词,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幅水草丰美的鲜活画面,使眼前的湿地顿时活起来。据介绍湿地有植物237种,鸟类260多种,其中丹顶鹤、白鹤、白鹳等,是春秋两季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
沿着蜿蜒曲折的木栈道前行,微风轻轻吹拂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芦苇,边走边观赏原生态景致,别有一番情趣。不知不觉已到放鹤广场,广场的木质平台是观赏区,这里饲养的禽类有丹顶鹤、孔雀、斑头雁等。站在此处观赏上百只斑头雁集群放飞的壮观景象,身处生物赖以生存的圣地,心旷神怡。这里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充满了灵性,原生态景观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
拾阶攀登到湿地制高点“观鸟亭”,居高临下俯瞰湿地全貌。浩浩荡荡的万顷芦苇,一览无余。凭栏远眺,但见碧塘鸟影、百鸟汇聚,相映成趣,蔚为壮观!瞭望着大片的芦苇,仿佛走进《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实地场景,《诗经》描述的是苍凉幽眇的景色,而现实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原生态的葳蕤繁茂。身临其境,想象出湿地那“春如翠毯、夏涌碧浪、秋芦若雪、冬苇似金”的四季画卷,大洼真是一片圣洁绝美的地方。
乘游船宛若画中游,是一种别样的舒适享受。端坐于舟内,水的飞溅声与芦苇丛中水鸟的吟喔声构成和谐的音符。观大雁群飞于长空、赏天鹅翩翩起舞甚是惬意,欢声笑语之间呼吸着湿润凉爽的清新空气。行船中远观鸿雁列阵,倾听鸥鸟和鸣,微风拂过面颊,感受着湿地那特有的诗情画意。
湿地是生态平衡的卫士,大自然无私地把美好倾囊赠给了南大港。那起伏的苇浪就是它的舞姿,高空飞翔的雁群为它歌唱。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是湿地的全部,大部分湿地处于保护范围禁止开发。人类渴望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人们呼唤着绿水青山。这一方净土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争相深情讴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为之动容,她在谈到大洼生态散文特色时强调:”大洼文学”是沧州的文学品牌。

魅力港湾

翌日,我们来到繁忙的黄骅港,放眼望去,碧蓝的海水,众多大型船舶有序地排列在港湾内。黄骅港地处河北、山东交界处,为晋冀陕豫等省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煤炭运输港。然而,为了给渤海湾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黄骅港坚持港口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策略,在港口竟然见不到煤碳污染的痕迹。给人的感觉是“港在海中,人在绿中”的绿色港湾。
港湾附近分布着48个高耸的煤炭筒仓,这是世界煤炭港区中规模最大且是国内首家引进的筒仓群。走进翻车机房,看到的是一节节火车车厢有序地跟进,当一组车厢驶进卸煤区,操作室工人即按动卸煤按钮,瞬间装煤的车厢旋转360度,与此同时若干喷水管霎时间一起喷射,因而没有任何煤尘,卸下的煤炭由传送带运到煤炭筒仓,其效率令人惊叹。
这些大型筒仓可储煤140多万吨,作为港区煤炭的中转站,与露天堆煤场相比减少了97%的粉尘排放量。筒仓周围遍布着防风网将90%的煤尘与外界隔离。作为流动和辅助控尘手段,港区道路上大型吸尘车和洒水车定时工作和喷洒,有效地限制场地道路的二次扬尘。
走进黄骅港区,看不到任何煤炭的踪影,映入视野的是各类乔木、灌木,以及草坪为港区披上的绿衣。
港湾之行一路观赏自然风光,聆听古老的传说,令人流连忘返。它带给人们的启示是:人类呼唤原生态,因为原生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要利用科技的进步保护原生态平衡。黄骅,这座新兴的海港城市正在打造着科技与生态共发展的诗意栖居地,这就是港湾魅力所在吧。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