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怕事的人我就勇敢地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 A+
所属分类:情感口述

前几年,每到秋季我就会把声音弄丢几天,饱受咽炎的折磨,遍尝失声之苦。

对于一个靠声音吃饭的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障碍。近几年,这种失声的情况消失了。

“你跟孩子们讲话,要小声。”老公说。

“嗯。”

“你要学会装腔作势。”

“啥?”

“你要装出很轻松的样子,摆出很爱孩子的姿势,小声说话。孩子们就会认真听课。”

“嗯。”

(二)

为了让我学会正确发音,老公上网为我买了学习普通话的音频。然后,他会和我一起学习“小狗打呵欠”。

(三)

老公教我写作文,他这次真的是装腔作势了。

文章如下: 一个“老头子”看《哪吒》想到的

好久没有写点什么了,就像好久没有看电影了一样,昨天抽空看了一场,是正时髦的国产动画片《哪吒》。感想很多,不写出来就可惜了。

据说这部电影票房达到了40多亿,而且还在增加中。40多亿啊,相当于全国13亿人每人拿出了3.5元。3.5元可以买5个大馒头呢,全国人民不论老少贫富,每人拿出5个馒头来送给这部电影,可见它被接受和喜爱的程度。

我身边的年轻人个个都看了这部电影,都是用百八十元钱买的票,有的看完还说很励志。又有票房,又有口碑,可以说得上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再拍续集也是意料之中了。

这么成功的一部电影网上的评论却不太多,至少我没有看到。给孩子看的不论是书还是动画片,其实都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可是件大事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怕有广泛的思想碰撞,但教育的影片评论很安静,这似乎有点不太正常。

是孩子们不爱写读后感,看完乐呵一下就拉倒了?还是有些人心里有想法却不敢说?我是一个不怕事的人,我就勇敢地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在上天的安排下,哪吒命中注定来到人间就是个魔童,但妈妈爱他,和颜悦色逗她开心,忍辱负重还要变着法地取悦于他。爸爸也爱他,虽然把他约束在家中其实是在保护他,还到天庭去打听解除咒语的方法,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命去换他的命。这里歌颂了无私的母爱和父爱。也提醒所有家长,真正的好父母就是像李靖夫妇这样,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回到家里对待孩子也要时刻保持温和冷静。

孩子们喜欢电影《哪吒》,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喜欢电影里的哪吒。哪吒多好啊,生来就是个官二代富二代,法力无边,为所欲为,不管爸爸妈妈还是佣人都低眉顺眼,人人宠着人人惯着,即使危害了社会也有老爸的保护伞不用受罚,既不用一日读书也不用一日劳作,而且最后不费吹灰之力还能立地成仙,成为人们的偶像。谁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呀,我敢说看完电影后的每一个孩子都懊恼怎么就没有脱生成一个魔童降世在李家呢?!连我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整部电影,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你的父母应该像李靖的爸爸妈妈一样完美无缺,而你尽可以做一个魔童,而且你还不要怕,因为你一定会有得道成仙的那一天!

这是正确的导向吗?这简直就是颠倒黑白啊!

现在的社会是娱乐性的,很多孩子对真实社会的了解都是虚幻的,他们不知道真实的生活充满艰辛和苦难,他们也不知道幸福生活是要靠劳动来创造的,所以他们既懒惰又没有目标。然后又因为懒惰和空虚,他们又失落而脆弱。

用动画电影教育孩子是很好的形式,但如果仅仅是顺着他们的心意,讲他们爱听的故事,那这样的电影就只能说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了。

最近香港青年很躁动,大好时光不去工作而是去争取那不靠谱的民主,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明白的民主。他们就像个气泡,外表光鲜,内心空洞,飘忽不定,极易破碎,他们是怎样成为一代废青的呢?就是在一个过分强调自我,疏于历史教育和苦难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真希望看这部电影的孩子们都以一个纯娱乐的心态,电影就是电影嘛,不是真实的生活,有益的成分你们吸收,无益的成分你们一笑而过,因为你们都是大孩子了,有自己的判断力,人生路是自己用双脚努力走出来的,不在神话故事中。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