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魅力的女人都是雌雄同体 通过依附他人来获得安全感

  • A+
所属分类:点滴生活

最近有部爽剧《致命女人》,才播出几集,口碑已一骑绝尘,扶摇直上,豆瓣评分高达9.4。

刘玉玲既是三大主演之一,也是这部剧的导演。

这是她又一次突破自己,除了演戏之外,还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导演才能。

戏里,她演一个遭到丈夫背叛,进而出轨小鲜肉的“抓马贵妇”。

戏外,她的人生也同样精彩。

刘玉玲,是一名“移二代”。

她的父母六十年代移民到美国。在国内,他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到了美国,他们没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靠做佣人、打零工、捡垃圾来维持生活。

一家人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连吃饱饭都是莫大的幸福。

刘玉玲曾回忆道:“只要是放我面前的东西,我都吃”。

为了维持生计,刘玉玲还在成衣店里打过黑工。

虽境况窘迫,但父母都非常重视教育。刘玉玲学习也很刻苦,从小就是个学霸。一路入读的都是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大学最后一年,刘玉玲被挑选为主角,演了《爱丽丝梦游仙境》。这让她心底沉睡的梦被唤醒,她意识到,她非常热爱表演。

但父母觉得,“表演是吃青春饭”“做演员是没有前途的”。

并不是父母轻视女儿的理想,要知道,当时的好莱坞,是白人面孔的天下,亚洲面孔想有出头之日?难于登天。

李连杰、章子怡、巩俐,这些顶级演员在好莱坞打转了一圈,最后不都回国发展了吗?

但从黑工厂爬出来的刘玉玲,骨子里比任何人都强悍,都好斗!

她搬出了家,开始疯狂地打工,一周工作七天,工作日是秘书,周末做舞蹈教练,夜晚是餐厅女服务员。只为了攒足够的钱来支撑自己追梦。

期间,只要能够获得上镜机会,无论怎样的小角色,她都全盘收下。

“我都能演,给我演!没有对白也没关系。”

跑了十年龙套之后,30岁的刘玉玲终于等到了机会:在《霹雳娇娃》饰演一位冷艳冰山美人。

可惜,同样饰演甜心娇娃,两位白人女星的片酬高达1500万,她只能拿到120万。相差悬殊,仅仅因为她是个华裔。

但刘玉玲岂能轻易认输,她一边拼命练武术、练体能,一边和制片方左右周旋。片子上映后,刘玉玲的角色大放异彩,片酬也是水涨船高,剧组还给她奖励了一部法拉利。

随后,她得到“鬼才导演”昆汀的赏识,在《杀死比尔》里,饰演女杀手石井御莲。

结尾的雪地对决,她气场强大,摄人心魄。手握樱花武士剑,血溅庭院泯恩仇。把东方武侠情调与西式暴力美学融合得很完美,观者无不印象深刻。这个电影,我也就看了十来遍而已。

她在这部戏里片酬大涨,达到了550万美元,成为当时片酬最高的华裔女星。当时章子怡拍摄《艺妓回忆录》,片酬也只有200万。

2012年,她又一次颠覆了大众的固有印象,成为CBS版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里的女版华生。

为此,她还遭到原版 “华生”马丁·弗里曼的谩骂: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找,他们会找刘玉玲来演华生,她丑得像条狗。”

而刘玉玲的回应则显得坦荡的多:

“当一个角色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想要打破它,去改变它,或者去创新,都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

可是,创作者不就是要一直打破陈规吗?不然和拉黄包车有什么区别!这是事实!”

虽有珠玉在前,但《基本演绎法》一经播出也是好评如潮,目前已经拍到了第七集。每一季豆瓣评论都在8分以上,第七季更是高达9.3分。

而《神探夏洛克》只拍到了第四季。

这才是真正的狠角色,不说一句狠话,只用行动来证明。

十几岁时,父亲让她放弃当演员的想法,她却一边打工,一边追梦。

二十几岁时,大家说华裔女星在好莱坞只能充当花瓶。她不服气,靠拳头打出了一片天下。

后来,别人说她是好莱坞最成功的打女,她却千方百计转型,摇身一变,演起了更复杂更立体的角色。

演技得到认可之后,她又去当起了导演。用角色来挑战男权,戏谑世界。

这就是刘玉玲的魅力,她总是在突破自己的极限,做最难的事情。

2019年5月1日,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刘玉玲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她是继黄柳霜、李小龙、成龙之后,第四位是获此殊荣的华裔演员,称她是“华人之光”也不为过。

她在授星仪式上说:

“我从未想过开疆辟土,成为先锋人物,也从未给自己设定目标,要做第一人,我只是单纯在做着自己热爱的东西。”

彪悍的人生就是,不服输不抱怨不解释,永远走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用行动来打破一切质疑和偏见。

芭蕾,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兴起,就是一种被白人垄断的艺术。

然而,这个规则却被一个叫席尔瓦的女孩打破了。

1989年,席尔瓦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她的父母没有工作,靠打零工养活一家人。

席尔瓦患有先天性支气管炎,为了减缓病症。母亲鼓励她去尝试游泳、体操和芭蕾等。

最后,她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芭蕾,并且一直坚持了下来。

在芭蕾舞蹈班里,席尔瓦经常收到周围人的讥诮眼光。

她肤色黝黑、身材壮硕,体能也不是非常好。在一群纤细白皙的白人女孩中显得格格不入。

当地的芭蕾舞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她,觉得她来跳舞就是一个笑话。

少年的席尔瓦什么也没有,除了一腔孤勇,和对芭蕾全身心的热爱。

体能不好,她就拼命练习,别人一天练两个小时,她就练四个小时。脚趾头浸染着斑斑血迹。

为了让舞鞋与自己的肤色更协调,席尔瓦用棕粉把舞鞋染成深色。

眼看她对芭蕾越来越入魔,父母却开始紧张了,他们劝她不要异想天开、不务正业,芭蕾作为一项爱好就行了,找份好工作,嫁个好人家才是正经事。

然而,席尔瓦小小的心里,已经滋生了大大的野心。

2008年,她孤身一人来到纽约学习芭蕾。没有朋友,没有亲戚,也没有经济支援。她白天打零工挣钱,晚上学习芭蕾。

她的生活没有任何娱乐,只有打零工、练芭蕾。

然后,抓住一切机会,到一些知名的剧院去应聘舞者。很多剧院老板一看到她的肤色,就戏谑般地摇摇头,她吃了无数次闭门羹。

一次,一个非常出名的剧院挑选舞者,来了很多试镜的芭蕾舞女孩。席尔瓦也贡献了一出非常惊艳的表演。一个招聘老师,凭借敏锐的嗅觉,觉得这个黑人女孩前途无量。他力排众议,将她招进剧院。

在剧场里,她的表演富有张力,富有激情,很快脱颖而出。所有人都被她的舞蹈惊艳,甚至感动。她成功地打破了黑人女孩不能跳芭蕾舞的潜规则。

2008年,19岁的席尔瓦被誉为“世界上最杰出的芭蕾舞者之一”。她的表演越来越多,粉丝也越来越多。在意大利、以色列、美国等各地辗转演出。

面对他人的盛赞,席尔瓦只说了一句:

“如今我站在这里,没有依靠种族优势或家庭背景,我只依靠我的舞蹈。”

漂亮的姑娘可以过得很轻松。但内心强大、无惧世俗条框、为梦想全力以赴的姑娘,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什么才是女孩最优秀的特质,美貌、温柔、善良、还是智慧?

我认为是,内心充满力量感。

那些在自己的领域能够大放异彩的姑娘,她们身上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那就是内心强悍、勇往直前、战斗不休。

这是东方文化中,对女性最不重视甚至要打压的一点。

但往往这种充满生命力的姑娘,却能打破常规,所向披靡。

林徽因酷爱建筑学,当年她去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系,但该大学建筑学院不招女生。那时候大家都认为,建筑学是男人的天下,女人想要挤进来,呵,那是个笑话!

林徽因没有气馁,她入读了该校的美术系,并且阅读了大量建筑文献,自学建筑学知识。后来,她和丈夫梁思成在战火中走南闯北,拯救了一大批古建筑,还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献资料。

丁玲当年在延安,准备写一本反应土改的小说。当时的文坛对她这个想法嗤之以鼻,理由是女性作家情感细腻,但缺少驾驭宏大叙事的能力,这种题材的小说只有男性作家才能写。

丁玲不服气,花了大量时间走访农户,收集了大量丰富详实的一线资料,终于完成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该小说获得了斯大林奖项。

后来,丁玲还曾得意的对别人说,写小说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看不出作者的性别。

民国第一剩女吕碧城,在担任《大公报》主笔时候,写了大量鼓励女子接受新式教育的文章:“儿童教育之入手,必以母教为根基。”这在当时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整体氛围里,无异于平地一声雷。

后来她又担任女子学校的校长,培养了大批优秀女学生。邓颖超、许广平都曾听过她讲课。

波伏娃曾说:“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

世俗对女孩的定义是,要温柔、要忍让、要低调,放弃勃勃的野心,收敛不羁的性子,做个好妻子、好母亲。

但现实却是,好女孩一生都活在各种各样的标签里。而彪悍勇敢的姑娘,却能按照自己的心愿来过完这一生。

当你因为质疑而放弃理想时,不妨想想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女孩子也可以叛逆一点、犀利一点、勇敢一点,可以打破常规,为理想而奋斗。

真正有魅力的女人,都是雌雄同体。她们不轻易被设置,不被生活所局限,勇敢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通过依附他人来获得安全感。

正如刘玉玲所说:“独立和大胆是关键,我的人生从来不需要安全感。”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