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村上如春笋般崛起的一幢幢小洋楼 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

  • A+
所属分类:点滴生活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电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电灯的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自古以来,有光明的地方就有人类文明。数万年前,人类就已经懂得使用自然之火来御寒、烧烤和照明。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灯具承载火烛,书写文明史。从粗糙的石灯到青铜灯,陶瓷灯到现代的电灯,灯具的历史变迁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缩影。

我的家乡在甘肃天水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土墙、土屋、土路、土炕,凡是与土有关的村上占全了。村子没有电,家家户户天黑前就早早地吃完饭。到了晚上,黑魆魆的山在稀疏的星光下如同巨大的魔兽,吞噬着半边天,若即若离的影子,使得我们这些小孩子蜗居在家,不敢出门。

幸好,我家里有一个玉石清油灯盏,灯盏大约一尺来高,形状像立起的哑铃,底座较大,中间是用来挪动灯盏的手柄,又细又长,上面是一个形似小碗的清油灯,里面盛着清油,灯芯像蚯蚓一样盘踞着。“小碗”边沿有一个稍稍凸起的一小豁口,用来搭放灯芯。但那时候大家生活条件相当困难,即使有清油灯盏,也根本舍不得用食用清油来作照明燃料,只是在逢年过节才点清油灯照明。家里舍不得用,可村生产大队烛火通明。1966年“文革”刚刚开始,当时公审会、批斗会在全国遍地开花、比比皆是,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每天晚上,大队在已经搭好的台子上点燃清油灯开批斗会。由于清油灯容易被夜风吹灭,后改用马灯、汽灯当做照明用具。马灯由筒架、油皿、玻璃罩组成,筒架上端有两个铁盖,分层有空隙,便于出气,一根铁丝系在铁盖上,便于手提或挂放。筒架中间是一块玻璃罩,罩内是点燃的灯芯,玻璃罩防止灯被风吹灭,筒架下端是油皿,旋紧油皿螺丝盖,滴油不漏。汽灯由底座、纱罩、遮光罩组成,首先在底座里注满煤油,然后打气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煤油从油壶上方的灯嘴中喷向用石棉做的纱罩上,划然火柴,汽灯明亮如昼。

当时,我爷爷因当过生产队保管员,被列入批斗会的名单。爷爷被民兵连长推向舞台,台下,黑压压的村民,七嘴八舌,一定要让爷爷交代贪污的问题。听奶奶说,爷爷在当保管员期间,大奶奶一家两天没有吃过东西了,饿得爬在炕上起不来,祈求当保管员的爷爷走后门要一颗洋芋煮着吃,遭到爷爷婉言拒绝。为此,大奶奶全家多年来一直对爷爷有成见。
对于这样秉公办事的爷爷,要让他交代贪污问题,真是无从说起、有口难言啊!逼得实在没办法,爷爷急中生智,灵机一闪,对着还在襁褓中的我指天发誓(我当时因疟疾久治不愈):“如果我作了亏心事,我家这娃就救不了!”……。批斗会每晚进行,但终归事实胜于雄辩。

想起那些充满火药味的辛酸场面,心里不寒而栗。昏暗的灯光如同死神的眼睛,守望着山村的寂寥与空旷;忽明忽暗的光源,在平静的水面波涛汹涌。

时间在推移,社会在进步,电力在发展,国家在变化。

七十年代,我记得村上从外面拉来电线杆子,在主要街道架线拉网,接通了电。同时公社给我们家家户户接上了扬声器。扬声器大约一尺见方,方方正正,挂在屋子最醒目的墙上,我们从扬声器里可以经常听到新闻、评书、歌曲及公社的通知。当时的扬声器在老百姓心里的震撼,不亚于后来作为“三大件”之一的收音机。

电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农村长期在黑暗中徘徊的现状,可以说,在当时来说村上已经进入了现代化。

星星点灯,终于点燃了山村贫穷落后的希望。

进入八十年代,饥馑荒年基本过去,村里生活条件逐渐好转,日光灯管、台灯也多了起来,灯光的色调也有冷暖色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真是一种享受。如今,灯的种类数不胜数,就家居生活中就有吊灯、吸顶灯、壁灯、落地灯、筒灯等等。

望着村上如春笋般崛起的一幢幢小洋楼,灯光透亮,巷道宽敞,与40年前的村庄天壤之别,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与兴奋。

回首往事,星星点灯,清辉永驻;我与共和国同行,灯的发展,与我相伴。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