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自己异常的小技巧 就是要构建一点统计学

  • A+
所属分类:点滴生活

前几年上研时,恩师苗丹民教授说的两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

第一句是刚到系里,苗老师给我们这一届新入伙的学生指导时说:学心理的人,必须先学好统计,这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立论根基,学的程度只能比预防医学系的学生稍微弱一点。

第二句是苗老师在很多心理健康讲座中的主旨,即:我们都是有点病态的正常人。

第一句话伴随了我三年的学习时光,虽然在学习统计的道路上一直像个局外人,但确实以此为基础锻炼了自己理性思维能力。遗憾的是,毕业三年后,不进则退,太多的技巧被抛下,以至于当用起T检验的时候还要百度操作流程,实在令人汗颜。真心希望能有某个契机敲将过来,燃起再次学习的热情,也不枉恩师当初教诲。

第二句话,我想会伴随自己终身。

毕竟,今年已经虚长了36岁,人生中的所有烦恼,自己估摸,怎么着也经历了有五分之三吧,如今回想起来,可以基本断定,之前的烦恼总和,又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内容属于自寻烦恼。

而这些自寻烦恼中,与难以接受正常的自己则有莫大的关系。

我们普通人,不能说所有,至少大多数都有一种迷之自觉,认为正常人就应该是一切顺利,万无一失的状态,稍有不如意就将其归为异常范围,左思右想,找出各种不靠谱的理由来填充自己内心的恐慌。

这难免会造成两种普适认知。

一是“别人家的XXX”效应。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爹娘……因为我们家的生活总感觉有点瑕疵,所以看到的别人都是令人羡慕的存在。用自己的内部感受对标别人的外在表现,就是素颜对标浓妆、无修对标美图,纯属流氓理论,也从来都不会让人内心平衡。因为,别人表现出正常的一面,你是用眼睛捕捉,而自己所谓“异常”的生活,却是用心感受。

二是“吃瓜”效应。爱围观,爱八卦,闲来无事戳是非。有人跳楼,一堆看客驻足围观大喊:快点跳下来啊!古时罪人游街示众、午门斩首,更从来少不了雀跃的民众以及沾血的馒头。对“正常”的迷之自觉同样催生了一大批对“异常”充满渴望的吃瓜群众。“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我点个赞啊”这样的话术,满足了不少饥渴的内心。毕竟,其他人面临的不正常会让自己更容易认同自己的正常,这种内心满足感也是最容易以及最廉价的获取方式。所以,从古至今,全球各地,都不缺八卦小刊,不缺嚼舌根的邻里,因为吃瓜群众的巨量基数在那里摆着,又怎么会少得了满足他们的这些营生呢?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个江湖换成八卦也说得过去罢。

所以,究竟何为正常呢?

谍战片经常有这样的桥段出现,因为一个人的履历太过完美,往往就成了他可能是一名间谍的最大嫌疑。

《鹿鼎记》里韦小宝也有套办事哲学,什么样的谎话最容易让人相信?在谎话里掺点真话,那肯定有人买账。

无论上面自己信口雌黄出来的两套“效应”理论,还是随便举出来的两个例子,都只是想重申一下苗老师的观念:我们的人生如果没有一点异常因素在其中搅拌一下,那么这种人生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只有接受自己的异常,才是过好正常人生的关键啊!

而接受自己异常的小技巧,就是要构建一点统计学的基本认知。有这个基础,那么无论你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大致观察一下,或者网上搜索一番,都能有一个与你面临同样情况的推算概率,这个数值,我猜测至少也在50%左右。于是,当你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将近有一半左右的人都面临与你类似的情况时,还有什么心结难以解开呢?正常与不正常之间的鸿沟也将慢慢弥合了吧?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