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自己陷入受害者思维

  • A+
所属分类:点滴生活

陷入“受害者思维”时会有怎样一种奇特的体验?

委屈、愤怒、自卑、自负,要么感受到极致的伤害缩在角落里茫然失措,要么摩拳擦掌准备与任何招惹过自己的人大干一场。总之,此时此刻,被“受害者思维”攻陷的自己已经无法清楚的分辨“敌友”,任何触及警戒线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加害者”,从而被自己的防御堡垒严防死守,以至于究竟是什么“伤害”了自己、为什么“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了多少程度这种事,似乎都并不重要了。

“受害者思维”并不属于少数的病理状况,它的最大特点是普遍性。换句话说,“受害者思维”是一种会出现在我们任何人身上,以及任何关系中,非常普遍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一旦产生并且不加克制或化解,无异于是人与人相处中的一剂毒药!

爱人之间,“受害者思维”会让红男绿女变得斤斤计较,抓着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动辄张口冒出:“你从来都是如此!”“你上次就是这样!”“你根本就不为我着想!”……

亲友之间,“受害者思维”会让热血变冷血,为了蝇头小利耿耿于怀,以至于忘却责任,陷入孤独,藏在阴影中悄悄低语:“凭什么他不去做?”“我已经做的够多了!”

同事之间,“受害者思维”会让团体出现裂痕,周遭环境弥漫起猜疑和妄议的烟霾,甚至令人无心工作,反复纠结,只好互相带着厚重的面具行走在各自的岗位之间,心中却咬着对方的只言半语无法释怀,使劲揣摩着他(她)心底那一丝丝莫须有的憎恨。

几乎所有人都被“受害者思维”侵扰过,但在人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人释然了,有些人忘却了,有些人却渐渐将自己转变成了“加害者”,坠进难以摆脱的无间之道。

我想,“加害者”无异于在思维的受害陷阱中逐渐变得难以自拔,干脆一头扎进了心中的牛角尖。

“忘却者”则选择让时间冲淡一切,但不排除重蹈覆辙的可能。

只有“释然者”主动做出了改造内心的举措,剖开胸怀,将“敬畏”和“慈悲”填充了进去。

试问,我们在哪些关系中不会产生“受害者思维”?

对于受人尊敬的长者和嗷嗷待哺的婴儿,无论他们对于自己施加了多么大的“压迫”,都会不计代价的去维护、爱护这段关系。

因为对于长者,我们有敬畏心,对于婴儿,我们有慈悲心,这两种心态与生俱来,却因为太强的指向性,容易受到无视。

可是,任何一段与人相处的关系都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敬畏和慈悲。

爱人的坚守与无助,亲友的无私与陪伴,同事的善干与挫折……所有的人生关系中无处不流露着令人敬畏和慈悲的点滴,关键是自己能否具有发觉的勇气。

或许会有人觉得敬畏和慈悲代表着一段关系中的软弱和无能。确实,在当代文化的催生下,酣畅淋漓的暴力和丧到谷底的悲观被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上演,刺激着人们觉得只有握紧拳头或者抑郁厌世才能证明自己掌控着生命的权力。但于我看来,这些浮于表面的波澜,就像微风吹起的湖面,看似荡漾涟漪,夺人心弦,却没有底蕴,随时都将后劲不足,偃旗息鼓。因为,只有在真正的巨浪面前,浑厚的能量由深海涌出,穿过层层暗流,呼啸直上,磅礴的气势在吞吐之间铺天盖日,让站在海岸线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正是这种深沉的魄力,才是心怀敬畏和慈悲之人才能散发出的气场。

毕竟,如果仅对“某个具体之人”心怀敬畏或者慈悲,这种带有极端自我属性的心态,只会歪曲敬畏和慈悲的本质。如果再被告知要沿用这种心态于其他关系中时,我们想到的对象也只会是这段关系中的某一个具体之人,那么,软弱和无能的感受,难免就会涌上心头。

“对事不对人”是敬畏的基础。每段关系都有它的运行法则,尊重、敬畏这些规则会让人心如明镜,步履轻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慈悲的基础,用同理心这个天平辨清人与人之间思维的重量,温暖和善意自然能够裹紧全身。

所以,在我们的任何一段人生关系中,当你感受到了伤害,陷进对某个人的强烈情绪中时,将关系的本质抽离而出,用敬畏和慈悲化解这个抽象的难题,待回过头重新审视对方时,你终究会发现更加深远的存在,绵远流长,永无止境。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