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罢掩卷长叹不已 往事如烟沧海桑田转眼已近百年

  • A+
所属分类:情感口述

总有一种怀想,使我长念心间,若不书出,便心绪不安。虽未见其面,却时存挥之不去的幻影:头戴一顶黑色的毡帽,高个细瘦,身材单薄。脸上如沟壑般的皱纹,倾吐着岁月的沧桑。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邃的眼眸,闪烁着慈祥而坚毅的光芒。总是身着黑色对襟的粗布外衣,衣领处微露白色粗布衬衣,整洁素净。行动轻缓,不时几声轻咳,便伸手入袖筒取绢,轻抹嘴角一处。

在李家众族人的撰述中,我渐渐勾勒出公爹晚年的影像:一个历经沧桑,却温润如玉、朴实善良的老人,真真是“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我嫁入李门之前,公爹已过世多年。然李家族人都深知他的传奇故事,称他为李家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只因公爹身世颇有些坎坷。

公爹生于上世纪20年代初。由于家境贫苦,生活窘困,兄弟众多,故在邻村刘姓的一户富人家(婆婆的娘家)做长工。青年时代的他相貌英俊、勤劳能干,主人非常看好,于是入赘刘家,做了上门女婿。

到李家多年,一个偶然机会我才知晓这段尘封的历史。时值2002年,我家旧房翻新,婆婆要销毁一些垃圾,我在一堆杂物中发现一个包裹得极其严实的小盒子,并不精致,却有些特殊。出于好奇,抢出盒子来查看,小心翼翼地翻开层层牛皮纸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叠得整齐、稍有褪色的红布,上面是毛笔书写的蝇头小楷,字迹清晰可辨,记载了这样的一段文字(单中人名涉及隐私已略去):
出赘单
立出赘单人李某某,因家道贫寒,艰难度日,所有长子年庚20岁,小名某某,无力成亲,听从媒议串说,同族人商议,甘愿出赘,与马家官庄刘某某之季女刘某某(年庚18岁)为妻室,定于养老送终,不许归于本宗,督责教训,生死存亡,与李门无干。此后田宅器用财物,一切等品完全尽无,若不安分,即时逐出。恐空口无凭 ,立出赘单为证。
族人证明:刘某某
串说人:马某 王某 杨某某 马某某
亲眷:郭某某 李某某 初某某 王某某
乡眷人:王某 李某 崔某 杨某某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夏历10月26日

一张历史的印记,一段悲惨的历史,瞬时我惊诧不已。对于婆婆而言,她自认为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所以急于毁掉。而对公爹来说,这张具有特殊意义的布帛,浸透着一个老人前半生的血和泪,见证了那年那岁,封建社会旧中国百姓的屈辱与抗争。

即便出身低微、历经坎坷,但公爹仍爱憎分明、诚实善良,且热心助人、洁身自律。苦难的环境亦难掩他良好的品行与人格,留下了段段传奇的故事。


1945年5月21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博兴县陈户镇发生了一场损失惨重的战役,史称“陈户惨案”。 是年春天,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当时,博兴县独立营的二、三连,县机关与区中队共400多人正在桥子、陈户店一带休整、训练,准备抗日战争的全面反攻。日军某部军事顾问下川,纠集部队2000余人,有计划地突袭博兴党政机关驻地陈户,于21日凌晨包围陈户店。这天正逢陈户大集,农历四月初十,亦是婆婆的生日。大清早公爹与婆婆怀抱不满周岁的儿子,正高高兴兴地赶往集市的地点,却不知危险已悄悄逼近。半路上就遇见鬼子,正渐渐缩小包围圈。由于情报传递不及时,陈户店内店外消息不通,一无所知的赶集的老百姓,被逼向陈户集市。由于叛徒出卖,有一名党员干部不幸落入敌手。在日军停队整顿等待最终的集结号时,将干部五花大绑在村口大槐树上酷刑拷问。慌乱中公爹被抓去做临时伙夫给鬼子做饭。鬼子驱打着公爹在灶里把烙铁烧红,对干部严刑审讯。公爹趁看守的鬼子不注意,把烙铁放在灶台下的死灰里。等鬼子回来,看到烙铁不红也不热,就用皮鞭抽打公爹,逼着公爹继续烧。

日上三竿,村外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敌军开始迅速集结,只留下两个鬼子看守,于是公爹急中生智点燃了伙房,把两个鬼子骗去救火,乘机给干部松绑,又趁慌乱之际带着他混进了被围困的群众中,机智地救出这位党的干部。然而因这一周折,公爹没顾上照顾婆婆和孩子,在战乱中被冲散的婆婆和孩子,虽然后来在八路军战士掩护下逃出敌掌,但是枪炮声、喊杀声和横七竖八的尸体使孩子受到了惊吓,可怜的孩子回家后不几天就夭折了。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啊!婆婆回忆说,当时所有女人身上的首饰、钱物都被抢劫一空,婆婆偷偷地将头上的簪子摘下,藏在儿子的脚脚裤里(小孩子穿的脚脚裤下面是封闭的),鬼子几番搜查,侥幸未被发现。她还回忆,看到某家大门框上悬挂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极其恐怖,鬼子残忍至极。婆婆在临终时(卒年86岁),郑重地把这个凝结着血泪和仇恨的簪子交给了我,以作纪念,并嘱咐我们下一代牢记烈士英灵,因他们的牺牲,自己才在生日这天得以重生。

那时尚还年轻、胆小怕事的公爹,虽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却无怨无悔。经历过这次变故后,公爹成长起来,变得勇敢积极,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党工作,传递情报。因为做事谨慎,一直没有引起敌人的怀疑。解放后好多年,公爹也从未炫耀过自己的功绩。


公爹一生充满正义感,虽读书不多,但有一段话他铭记了一生,还常常教孩子们背诵:“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段话出自《论语》,是一位党员干部口述与公爹的,意思是一个人言语恭谨老实,行为忠厚严肃,不管到什么地方,都要诚实守信。

上世纪50年代初,刚刚解放,大家生活都比较困难,家里的粮食常常是上顿不接下顿。公爹就仿效村里的人们推上几十斤粮食,到旧镇(现小营一带)换地瓜干。因为换的地瓜干斤两比粮食多,一家老小维持生活的时间就长久一些。解放初期,各地使用杆秤并不统一,听村里老人讲,有七斤秤,还有市秤,称出的重量是不相同的。(我问过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只说是七斤秤,然现在我也没明白七斤秤是什么样的秤)。一次,公爹出门换粮,临走前在家称过粮食,重量是七十斤。到了旧镇,买主却称出百斤。公爹笑道:“你称错了。”买主疑惑:“哪里有错?明明是一百斤正好,你想赖账?”公爹解释道:“我的粮食我有数,没有那么多。”买主心下诧异:哪有这样的人,别人都巴不得把粮食的斤两称得多一些,这个大哥怎么实在?于是他借来另一杆进制不一样的秤,果真称重结果是七十斤。彼时的三十斤可不是个小数目,足够一家人吃好长一阵子。公爹的诚实感动了买主,这位买主放下粮食紧紧攥住公爹的手:“大哥您真是好人,你这个朋友我算是交定了!快快家来歇歇脚,暖和暖和。”

他把公爹请回家,赶紧让老婆烧水做饭,他两人坐在炕头上,小酌几杯聊聊家常。自此,每次公爹换地瓜,就到他家歇脚。后来那人来博兴办事,还给我大姑姐买了一块花布做棉袄,公爹也回赠一些当地的特产。两家来回走动,就成了好友、亲戚。


60年代末,时代变迁,公爹终于结束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回到了自己村子。婆婆不再每日扫大街、挨批斗,跟随公爹恢复了贫农的身份。然而老家早已家徒四壁,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下,勉强盖了几间房子。渐渐地孩子们都长大了,大姑姐当了妇女队长,带领全村妇女积极劳动,公爹因做事公正任了生产队长,日子渐渐好起来。

到了70年代末年,公爹的小儿子已经到了应征入伍的年龄,公爹积极支持儿子参军报国。战乱时期失去了几个孩子,公爹就剩这么一个小儿子。那时,原则上独生子可以不参军,但公爹历经战乱,心明如镜,孰轻孰重,衡量有度。他用最朴素的语言告诉家人:“有国才有家。”所以即使他只剩一个儿子,也毫不犹豫地送子参军。儿子刚刚入伍,正逢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又支持儿子保家卫国,勇上战场。几番书信寄往部队,鼓励儿子参战,儿子成了全团第一个报名参战的战士。他所在的炮兵连,虽然最终没有被派往前线,但依然有连续三个月整装待发,于家中则是音信全无。婆婆与公爹十分担心,天天盼望回信。然而他们懂得忠孝不能双全,以国家利益为重。公爹是明智的人,不悔自己的决定。在公爹的引导下,儿子在服役的六年中表现优秀,先后担任班长、代理排长,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公爹的小儿子即是我的爱人)


80年代初,改革开放,日子渐渐有了起色。邻家一后生建筑新房,因规划出了差错,原先备好的脊檩中有两根长度未及。房子主体建起来了,面临大梁上房顶,工期又不能拖延,在物质还不是十分富裕的年代,到哪里去找到合适的木头呢?就在这人家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公爹得知这事,连忙赶到他家。公爹可怜这后生从小失去母亲,日子艰难,就告诉他说:“我还种了几棵树,做脊檩正好合适,你去砍吧,哪棵合适就选哪棵。”可是年轻人不忍心:“你家那兄弟还没有退伍,大爷你这是留给他盖房娶妻用的,这可使不得呀,弟弟回家你如何交代?”公爹说:“没事的,到时候再我们再想办法,你先应急用。”看到公爹这样诚恳,那家人忙不迭地连声道谢。公爹就是这样,急别人所急,为他人着想。

刚刚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那会儿,有些农户生产工具并不齐全,耕田播种十分不方便。那时公爹虽然上了年纪,但身体还算硬朗,是干农活的好把式,耕地、播种、扬场、颠簸箕,样样农活干净利落。很多时候,他是帮了东家帮西家,反而误了自家的农时,村里人都称他是“好人李大爷”。


岁月催人老。90年代,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劳累了一辈子的公爹,终是百病缠身,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去世的前一个晚上,他感觉自己不久于人世,便强撑着坐起来,把李家族人全部召集在一起,讲述了他坎坷而传奇的一生。他咳得厉害,一整夜都在断断续续地讲述,从为何入赘婆婆家,到在富户人家里劳作怎样被欺压;从抗日战争中传递情报到解放战争为党工作;从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到改革开放生活得幸福快乐,娓娓道来。他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育李家子孙一定要跟党走,不要给李家人抹黑。他自己没有入党,儿子是党员,现在是村里的党小组长,这是公爹一生最荣幸的事。他嘱咐儿子,若是有了孙子,一定也让他参军入党,为人民好好工作。公爹没上过多少学,但是仁义礼智信却懂得很多,他明事理、辩是非,俨然是李家人道德的典范,全村最受尊敬的人。

书罢掩卷,长叹不已。往事如烟,沧海桑田,转眼已近百年。九九重阳之际丛生感慨,重温公爹的故事(虽我未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一生的挫折磨难,一世的良善正直,虽一切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却长留心间。而今李家子孙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是教师,有是警察,有是企业高管,有是银行职员,有是救死扶伤的医生等等),成绩斐然,可以告慰公爹的在天之灵,不负他老人家的教导和嘱托。今提笔略书短文,以抒对老人家的思念及敬重之情。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