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冷漠的"无视" 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 A+
所属分类:情感口述

前一周在帝都坐地铁的时候遇到一幅场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时地铁车门即将关闭,一个五十多岁灰白色头发,中等身材的阿姨不急不缓走进来站定后,过了十秒左右,又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急冲冲地,在地铁门“滴滴”作响的时候跳到门内,还没喘口气就带着哭腔质问刚刚进来的阿姨:“你怎么换地方也不给我说一声,找你半天!”那个阿姨却不置可否,似笑非笑地看着小姑娘,嘴里咕哝了两句什么话也没听清。我当时推测,或许是奶奶接孙女放学,等地铁的时候不知为什么自顾自走进了旁边人少的车厢,却忘了提醒孙女,结果就上演了刚才的一幕。

但,事情并未结束。

在地铁运行的时候,站在门边的小姑娘突然就靠到了门上,虽然门边有标红的警示语写着“请勿依靠”,但她却视若罔闻,并且在靠一阵后可能感觉百般无聊,甚至在门上做起了“爆发式俯卧撑”——双手撑着门一弯一曲靠着肘部的弹性反复腾空落下测试着门的承重能力。在小姑娘“运动”的过程中,始终背对着自己的“奶奶”(只是我主观认为她俩之间可能的关系),眼睛却时不时瞄向背后,想看看对方的反应。由于即将到站,我准备去提醒这个小姑娘注意安全,不要再尝试这种危险动作,但转念一想,很可能她只是想通过这种危险的尝试去获取“奶奶”的注意呢?或许小姑娘真正想要的只是“奶奶”为了她的安全着想去阻止自己呢?但,这个所谓“奶奶”却默默地看着小姑娘的举动,丝毫没有任何反应,嘴角依然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这时候,车厢里响起了到站提醒,车门指示灯也在闪烁,小姑娘就像那会突然开始与车门较劲一样,也突然停下了自己的动作,不经意地靠向了“奶奶”,而奶奶也伸出一只手抓住了小姑娘的胳膊,嘴里又咕哝了几句听不清的言语。小姑娘的表情这个时候缓和了许多,再没有了剑拔弩张的感觉,而我也抵达目的地,走出了地铁。

可能由于我情感过于丰富,经历了上面一段不足五分钟的场景,却感慨颇多,就算事情过去了8天,却仍然会偶尔拎出这段回忆反复咀嚼,最终还是决定干脆写出来,直抒胸臆。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注,无论成人还是孩子。

虽然成人的心智让他们具备了抵御寂寞的能力,但他们依然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去填补内心的空虚。

孩子却不然,当他们被“无视”的时候,未成熟的心智让他们很难获取更多的方式去满足自己。最终只留下两种出路: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

而伤害自己,又是这两种方式中最容易实施的一种。毕竟,伤害别人通常会受到性别、体型以及胆量的限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具备,而伤害自己就简单的多了,只需要能够忍受疼痛就可以做到,而在一阵皮肉之苦后又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又有什么值得苦恼的呢?所以我们通常都能看到,自残自伤这种行为经常出现在青少年及以下的年龄段,可能第一次自伤行为只是为了让家人多点关心,但却从此成了戒不掉的瘾。

当我们还在纠结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关注和溺爱太多需要克制的时候,我们可能早就忘了正确的关注方式。琳琅满目的玩具?繁复多样的零食?无休止的学业?丰富的物质生活只会冲淡和扭曲成人与孩子之间的纽带。

然而,身为人父将7年,我也并没有万全的把握,通晓该施以哪种正确的关注才能让孩子的心智变得更加健全。通常情况下,自己也会随着社会潮流,想要通过物质上的丰厚条件,去弥补情感上的不足。但终究会有很多种生活事件在不断提醒自己情感关注的重要性,所以,我想,就算自己目前只能做到下面两点,应该也算是个不错的开端:

1.能够分辨孩子的情绪

2.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反应

孩子生气了,即使我也跟着发脾气,虽然对缓和氛围没有什么帮助,但至少孩子知道我是因她而冒火;孩子伤心哭鼻子,就算我目瞪口呆不知道该说点啥,但过去把她抱起来拍拍脑袋也胜过背过身去独自尴尬;孩子摔跤出了丑,就算我不合时宜地哈哈大笑惹得她一肚子火,也比因为看着手机错过那一幕强出许多。

总之,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因为深思熟虑该怎么去应对孩子而错过了他们最需要获得关注的时刻,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无论是否恰当,那就八成没错!

对孩子如此,对大人又何尝不是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