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无知”也算是一种歪打正着的智慧吧

  • A+
所属分类:点滴生活

我有个习惯,疾驰一段,便会慢下来,驻足,回望来时路。

回望的过程,就是自我剖析的过程。

经常有人问我,你看书为什么这么快。

我说,看多了就好了。

阅读速度也是可以经过日常训练提高的,虽然我从来没有有意训练过,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曾听过一种说法,看多了,大脑里就有体系了,自然就快了。

是不是,不清楚。但于我而言,驱动我的,更多是一种“紧迫感”——不是社会强加的,而是自我鞭策的结果。

我的理想就是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一点,哪怕只有一点。听起来挺空、挺大,无从下手,所以“手无寸铁”的我,唯一能拿起的,也只能是“知识”这把武器。

快有快的好处,但同时也有其弊端。

丹尼尔·卡尼曼曾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出一个模型:每一个人的大脑里都存在系统1和系统2,对于日常问题,用系统1就可以做出直觉判断;对于复杂问题,需要系统2发挥理性,用慢思考来解决问题。

先前我看书时,常常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毛病,一味贪多、贪杂,只专注于横向铺展,而松懈了纵深挖掘。书的选择也甚是随便,毫无规划,一切全按兴趣来。

那时候,很喜欢朱熹的一段话:“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今即思量得,写在纸上底,也不济事,终非我有,只贵乎读。这个不知如何,自然心与气合,舒畅发越,自是记得牢。纵饶熟看过,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读来读去,少间晓不得底,自然晓得;已晓得者,越有滋味。若是读不熟,都没这般滋味。”

即:没啥道理可讲,“这个不知如何”。

所以,最开始时,没有什么目的性,只管闷头读。

但高中语文老师提醒我:人的时间有限,要选择一个领域的书,按照历史发展、重要程度理出脉络,系统性地阅读,而不能固守原有粗放式的阅读方式。

大学老师也耐心提点,讲感悟或道理不能空泛,这样文字容易走入空洞无物的歧途。

不要随便议论不熟悉的领域,对一个领域真正的了解和熟悉,要通过刻苦的阅读、体验来到达。

深以为然。

坦白而言,最初我开始写字,是从写诗开始,刚起步时,大多是纯粹的直觉。直到阅历、体验逐渐丰富,才慢慢加进了更深邃的思考。

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时间的打磨。

所幸一路有很多良师的提携和益友的箴言,使我每次在深渊边缘都得以悬崖勒马、化险为夷。

有时候会想,我何德何能能遇到这些人。

所能做的,只是道一声谢,及时修补,心中愈发珍视这难得的“指正”。

高三曾写过一段话:

阅读与生活,其实质是精神与物质,即构成人的两大核心部分。物质是骨,精神是肉。

“生活”是物理层面上人生存的基本前提与最低底线,“阅读”则是意识层面上人发展的信念建构与价值追逐。

从生活到阅读,再从阅读到生活,二者相互勾连、缠绕、融合。人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逃离与回归,但这并非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而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

从文字中超越现实生活的局限,“出离”现有的境遇,再获得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从而以一种更加完满的精神状态来“回归”生活、应对生活、过好生活。

可以说,人便是在此过程不断解构、重建,从而实现自身的完善和成长的。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阅读”道路上的初学者,更是“人生系统”中的新手玩家。

阅读得越多,知识的半径越大,接触到的未知也就越多。心中不免有了敬畏,时常提醒自己要慎言。

有人把智慧分为三层,已知之智,未知之智,无知之智。

“已知”较为浅显,即领会自然规律、他人经验,偏重于技能、方法,如了解到太阳东升西落的内在动力、如何做好一道函数题等,这都是已知之智。

而“未知”则指向一种不确定性,需要的不仅仅是“已知”知识技能的长期积淀,更要求一种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如中国经济风险、股票预期等,想要弄懂,光靠课本上经济学知识显然远远不够。

最后的“无知”,则出自苏格拉底的基本观念:“承认我们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之母。”

承认自己的无知,因而对智慧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以一种开放的精神上下而求索。

具有无知之智的人,会以富于弹性的态度,不断反省自己,随时准备放弃自己原有的见解和信念;会以开放的胸襟,随时准备接受新的知识和见解,或以宽容的态度、同情的理解,对待他人的信念和生活方式。

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交流中,他会以低位姿态进入,以虚空的状态、零位状态、甚至负位状态进入。他习惯于以存疑的方式、有保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果需要拿出一个结论,他提出的往往是暂时的结论、或然性的结论、有时干脆是没有结论的结论,从而敞开着继续探讨的大门。

具有无知之智的人明白:正是对已知的执着(佛家称“所知障”),导致人们的偏狭和武断,带来世间的专横与不宽容。

幸运的是,还好我真的足够“无知”——也算是一种歪打正着的智慧吧。

知耻近乎勇。我因我的局限感到羞耻,因而保持一种更加谦卑的态度,努力弥补。

下一阶段的目标,大概就是尽量去掉老子所说的“余食形赘”,减少用观点代替事实、用主观抒情代替客观陈述、用感性认知代替理性思考的情况,进行优秀作品的系统性阅读,即时进行思考与记录,同时保持一种开放心态,迎接一切批评、指正。

当然,最后一点,就需要大家的积极配合了。

最后,感谢一直以来的陪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